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沉水50年 大足首现明代石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06:34 重庆时报

  

沉水50年 大足首现明代石刻(图)

  大足县中敖镇上游水库,六旬罗老汉说在小时侯就曾见过巨石上雕刻的明初摩崖造像

  本报记者于涛摄本报讯(记者刘占良)前段时间连日干旱,大足县中敖镇上游水库

开闸放水救灾,水位下降近10多米,沉睡了近50年的4尊明代摩崖石刻造像近日露出水面。首次发现明代造像,使4个朝代的大足石刻得以衔接。

  作家采写抗旱发现石刻

  今年干旱时,上游水库竹子山河段村民喝水靠马驮运。旱情最严重时,大足作家协会的几名会员深入上游水库,采写村民抗旱的作品。

  一行人行至竹子山时,无意发现了露出水面的石刻。这一行人中,就有原大足考古队长赵普华。赵凭借着考古经验,感觉到这组石刻可能有重要意义。次日,赵普华带其他考古队员再次返回竹子山。

  明清石刻同处一地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石刻发现地———上游水库竹子山河段,见到了沉睡水下50年的人物摩崖造像。

  其中4尊为明初摩崖,雕刻在一块长宽约10米的巨石上。石刻长1米、高80厘米,龛中间主像刻的是头戴直角朴头帽、身穿官袍的官员,以及头戴凤冠的夫人,两边是一男一女两个供养人。距离这4尊石刻约10米处,散乱地放着被同时发现的4尊清代石刻,头部均遭到破坏。

  考古队长赵普华根据人物的四方官帽以及厚重的衣纹判断,巨石上的人物摩崖造像为明初作品。四尊圆雕石像中的女性是尖尖小脚,因此为清代作品。

  今年64岁的村民罗成勋一直住在此地,他小时经常在此玩耍。他说,这里原是庙宇,4尊清代石刻供奉在庙里。50年前,这里也曾遭遇过大旱,石刻那个时候曾露出水面。

  水下石碑记录当年干旱

  赵普华告诉记者,他刚发现时,除了8尊石刻以外还有一个石碑。记者赶到现场时,石碑已被相关部门移走。

  据赵介绍,石碑大致内容为:民国26年,遭遇大旱,村民四方讨饭为生,为破除大旱,决定治水。这个石碑就是记录大旱治水的功德碑。赵普华说今年遭遇大旱,石碑现出水面,这真是历史巧合。

  石刻连接4个历史朝代

  赵普华告诉记者,这8尊石雕像为沙石制造,本身价值不高。但是它们从水下露出芳容后,使大足县现有的南宋石刻造像和清代石刻造像在年代上得以衔接。市民在此地可欣赏到代表中国唐、宋、明、清4个朝代的石刻造像艺术。因历史原因,大足暂无元朝石刻。

  除了石碑被移走外,4尊清代石刻经简单修复后,将被转移至下游的桂花庙保存。至于在巨石上的4尊明代石刻,因暂时无法移走,水库蓄水之后将再次被淹没。另外,该库区还发现了3座古墓,其年代以及价值有待鉴定。

  相关新闻

  重庆旧石器文化达14万年

  记者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悉,三峡库区新出土的文物,将重庆的旧石器文化由已知的距今2万年向前推进到距今14万年。

  重庆库区已出土珍贵文物8000多件。专业人员还发现了露天石器加工场,这在中国南方乃至东南亚一带是极为罕见的。奉节县兴隆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约14万年,正是这一发现改写了重庆旧石器文化。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