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5万大学生疏散有点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09:03 南方新闻网

  1.5万大学生疏散有点慢

  广州大学演习总体成功,也暴露出防空洞空间不足、学生敌情意识不强等问题

  防空大演习【之现场】

  本报讯作为唯一参演“羊城天盾”的高校,广州大学动员1.5万名大学生参与演习,其中包括5000名正在军训的新生、1万名大二大三的老生。据了解,目前整个广州大学城内,只有广州大学建有地下防空设施(平时作为车库),可容纳近万人。演习中,大学生们的疏散速度较慢,还暴露出防空洞空间不足、学生敌情意识不强等问题。

  自习室外传来警报声

  昨日下午3时30分前,1.5万名参演人员在各自岗位正常学习、生活,正在接受入学军训的新生在指定教室学习,往届生在生活区各宿舍内休息,部分学生还在图书馆看书。

  此时,位于广大商业中心的防空演习指挥部内人头攒动,指挥、协调人员各就各位,指挥部内墙上排开16台监视器,分别对准校园内各“军事要地”。下午3时30分,大学城广州大学“战区”收到遭敌空袭警报,立即通过两台警报器发出预警信号,1.5万名大学生紧急疏散,部分人躲进防空洞,其他人转移至图书馆广场、生活区防护安全区。

  易拉罐改装成防毒面罩

  警报声响起后,救护车、消防车一并开到,停在开阔场地随时待命。图书馆广场上,“敌方”释放化学武器,随时危及百姓生命。300名“防化兵”紧急赶到,但“不幸”的是,正规的防化服只有100套,怎么办?旁边有一堆雨衣、泳镜、口罩,他们迅速将这些简易防化服“武装”到身上。

  但即便如此,还有100人没有防化服可穿,又该怎么办?事不宜迟,毒气随时可夺人命,他们在指导员引导下,每人找来一个易拉罐(或矿泉水瓶)、一根铁丝、一团棉花、一块塑料布,外加一小段胶条,亲手制作防毒面罩。他们将易拉罐一头剪掉,另一头戳些小洞便于透气,然后塞进棉花与活性炭(过滤毒气),罩在嘴上就成了最简易的防毒面罩。

  学生“敌情意识”还显不足

  自拉响警报器始,大学城1.5万名大学生进入“战争”状态,他们在教官、老师带领下演练各个过程。但由于人员过多,疏散队伍拉得很长,影响了疏散速度与效果,继而影响“战争”形势。在穿戴防毒面罩过程中,不少大学生手忙脚乱,有的十多分钟都未戴上面罩。戴上后,由于防化服内十分闷热、面罩内出汗过多,不少大学生偷偷撩开面罩喘气。

  防空演练负责人、广州大学保卫处处长邓志华表示,这些偷偷喘气的“做法”都是不应该的,都是“战时”的大忌,因为“战时”周边极有可能都是毒气。对于昨日的演练,他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敌情意识较差,特别是许多老生,以为防空演习是大一新生的事,跟自己无关,这是明显不对的。另外由于人数较多,校内地下防空洞空间不足,远不够“战时”需要。据介绍,目前广州大学城内仅有广州大学建有防空洞,且只能容纳7000人左右,远不够大学城内14万师生的需要。

  市民建议

  闹市警报声应更响些

  当警报响起的时候,中信广场周边的市民表现得很平静,大多市民表示,他们根本没有听到警报声。其后的两轮警报,记者发现都是户外的市民听得到,而广场里面的市民就听不到。市民建议,设在繁华地带的警报器声音要调高一点,让警报响起时,人人都能听到。

  交通管制应同时进行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小张说,警报响起时,市民即使知道要去躲避危险了,但马路上车水马龙的,谁能保证到时车子不会乱套,恐怕都会撞成一团了,在躲进防空洞前,交通事故已经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小李认为,防空警报响起,交通管制也要随即生效。

  地铁站“祸”不单行

  “空中打击”与“恐怖炸弹”一起袭来,演习中均予以化解

  本报讯在昨天的防空演习中,陈家祠地铁站可谓“祸”不单行,不仅“遭遇”了空中打击,还同时面临恐怖组织安放的炸弹威胁。广州市地铁总公司不仅要组织200名群众疏散掩蔽,还要与广州市治安专业队联合举行地铁站反恐排爆演习。

  据广州市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目前的地铁站地下空间抗毁能力达到6级,疏散能力远远超过30万人,是防空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昨天下午3时许,陈家祠地铁站已经进入最后准备状态。近10辆警车停靠在中山八路陈家祠地铁站C出口的路边,来自地铁、人防办公室、公安和街道的数十名工作人员在地铁站首层购票大厅各就各位。数名地铁员工把守C出口,限制客流只出不进。参加防空演习的中学生们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地铁站旁边的康城地下商场等候。

  昨日下午3时40分整,第一声刺耳的预先警报响起,随着防空演习陈家祠站总指挥一声令下,现场的30余名地铁员工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员工抱着铁护栏跑向指定位置,封锁相关通道,另有员工以最快速度切断闸口电源,使人员可以从正反两方向自如通过闸口。

  下午4时25分,警报解除,与此同时,又一“险情”发生了。一个橘黄色塑料袋出现在陈家祠地铁站指挥室门前,袋中装的正是随时有可能爆炸的“炸弹”。

  现场气氛骤然紧张,警方携排爆工具迅速进入地铁站,地铁员工紧急疏散了所有乘客,并封锁了康城地下商场等人流出入口。随后,全副武装排爆警察进入现场。

  只见这名排爆警察身穿厚厚的绿色排爆服,先将圆筒形防爆毯罩在“炸弹”周围,然后将另一块防爆毯缓缓盖在“炸弹”上面。

  另一名排爆警察搬来了盛有液化氮的金属桶,桶口冒有浓浓的白色雾气。据警方介绍,这种零下270℃的超低温物质将使一切电子器件失灵,从而可以解除“炸弹”。

  花絮

  听到警报说逃难往事

  昨天下午3时40分,番禺市桥的新广场响起防空警报。正在抓牌的王明辉(化名)稍稍抬头张看一下,嘴里咕哝两句,又把视线移回到梅花方块上。玩牌的老人还围绕防空警报说起以前的老故事。

  老人们介绍,以前的市桥很少遇到敌机空袭。因为日本兵打到番禺市桥的时候,“市桥皇帝”李郎鸡(李辅群)出卖国家,把市桥拱手相送。较为安全的市桥成为附近陈村人的避难地。老人们回忆,当时的顺德陈村是重要的“米谷埠”,珠江三角洲的粮食运输都要经过该地,陈村因此成为日本空袭的重要目标。村民流离失所,都拥入市桥求取生计。现在老人们念叨的“陈村逃难”,说的就是当年这一段历史。

  带望远镜来看轰炸机

  下午3时30分,离防空演习还有10分钟,8名中学生模样的孩子从天河城走出来,坐在广场前的花坛上,用望远镜仰望天空。

  “我们是特地来看轰炸机的”,许姓同学说,他们8个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从报纸上获悉当日广州进行防空演习,特地边逛街边看演习,“只是防空演习,不要躲进防空洞的吧”。

  蚂蚁上身不敢动

  “战场”形势危急,身着迷彩服的广州大学的学生“卧倒”在草地上,一动不动,这是教官的命令,更是“战争”的需要。教官们告诉记者,如遇真正战争或空袭,所有地面人员必须立即躲避。

  听从了教官的指示,广州大学法学院学生小凌一动不动,乖乖地趴在草地上,一趴就是近半个小时。直至昨日下午4时40分解除警报后,小凌才与其他同学一道爬起来,“身上有好多小虫子,最讨厌的是蚂蚁,被蜇了几下也不敢动!”

  A03-A05版

  采写:本报记者陈实方夷敏许黎娜梁艳燕彭美王卫国单小亮见习记者杨海梅吴燕玲陈淑仪实习生王纯毅通讯员陈伟秋吴良友

  摄影:本报记者许冰李向新严明实习生陈君成王子荣陈旭鸿

  图:

  模拟珠江油库遭敌机空袭爆炸现场,地面销烟四起。拯救车蓄势待发。

  全副武装的公安排爆专业人员将可疑爆炸物品带离陈家祠地铁站。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