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城市、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10:24 东方网

  陈燮君作品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最初发明楔形文字的苏美尔人建筑了世界第一批城市,由此诞生了人类发展史上首个都市国家。城市从本质上讲是人类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催生物,是人口密集的政治和军事上的集成物,是市民集居生活、进行活动、表达理念、传承文明的共同空间,是活生生的生命体相互依存、创意创业

的动态平台。正如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所说的:“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城市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的特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文化的聚变和财富的积累。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自1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以来,鲜明地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在迎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子里,积极探讨“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对于建设上海和谐城市,进一步赢得上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与城市历史文脉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都市:乌尔、乌鲁克、巴比伦城和亚述帝都的尼尼微、尼姆尔德城等。这些以神殿、王宫和塔庙建筑为中心的城市大多赋予了宗教神权和王权象征的意义。世界上最早的这些城市现在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从残墙剩垣中依稀可以见证它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血脉。

  (一)城市的诠释

  从字面上理解,“城市”一词是由我国古代“城”与“市”两个概念结合而成的。“城”是指四面围以城墙,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管子?度地》中说:“内之为城,城外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市”是指交易场所,《周礼?地官》中说:“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与“市”逐渐合为一体,成为古代的城市。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现代汉语词典》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辞海》则不定义“城市”而定义“市”:“市是行政区域单位。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易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对城市的认识逐渐深化和丰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对城市的研究,特别是对城市功能的研究应该重温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两座里程碑:《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第四次会议制定的《雅典宪章》理性地指出了城市与周边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创造性地概括了城市具有居住、生活、交通和工作的四大功能;前瞻性地提出保存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地区的重要性。1977年CIAM在秘鲁印加文化的遗址马丘比丘推出了《马丘比丘宪章》,该宪章前言提到:“雅典代表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中的理性主义,而马丘比丘代表的却是世界上启蒙主义思想所没有包括的、单凭逻辑所不能分类的一切”。此后,CIAM在1981年的《华沙宣言》、1999年的《北京宣言》都对世界城市的性质、功能、定位和价值作了阐述。这些宪章和宣言验证了世界对近现代城市的关注是从工业到经济、从科技到文化、从环境到智慧。总之,城市的文化生活与人文精神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实际影响,其中城市与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有着天然的关系。

  (二)城市历史文脉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都有其演进的文化、传承的精神和延续的历史。几乎每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都实实在在地浸透着这座城市乃至国家的历史,展示着这座城市乃至祖先的辉煌,体现着这座城市乃至民族的精神,折射着这座城市乃至地域的文化情趣和象征着这座城市乃至公众的生活品位。

  罗马被称为是永恒的城市,罗马的名称使人联想艺术与智慧的高水准、历史与文脉传承的结晶。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在传说中罗马是由罗慕洛和瑞穆斯两兄弟建立的。传说中,这两兄弟幼年时吸食母狼的奶长大,在伊特鲁斯坎的艺术中还留存这样一匹母狼的青铜雕塑。最后罗慕洛杀死了瑞穆斯,成为罗马新城的国王。罗马的建国似乎隐含着狼的野性与机敏,隐含着狼的嗜杀、迅捷与剽悍。在这样血性的基础上,罗马虽然极度仰慕希腊文化,努力学习希腊城邦文明的优雅与崇高,但是,本质上依然保存有自己特有的务实、粗扩、实事求是的特质。古罗马广场是畜牧时代、帝国时代和共和时代罗马的宗教、城市和商业中心。古罗马广场大体上是一个四面由七丘环绕的封闭小山谷。有两处集会场所:西北角的正式空地是政治集会场,另一处是社会活动广场。古罗马广场这个名称后来用于指整个山谷,两侧都是店铺。火灾、地震和入侵不断地将建筑物夷为平地,新建筑又在原来的地方建立起来。因此,山谷覆盖着50英尺厚的瓦砾、土和灰。中世纪时罗马人将其称为牛场,将与其相邻的卡匹托尔山称为羊山。19世纪末开始发掘古罗马遗址,大部分覆盖物已被除去,一直向下挖到凯撒时期的一层。至今,古罗马城还保存着维斯太神庙、元老院、大浴场、阿格里帕大竞技场、马戏场、万神殿、图拉真纪念柱、凯旋门和大竞技场等罗马时代的古建筑。意大利西南部距离那不勒斯24公里处有一个集考古发掘、地质研究和旅游观光之大成的罗马时代的遗址——庞贝。今天从因火山灰而保存完好的庞贝古迹可以领略罗马时代的建筑精华。第一位试图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罗马城市问题的人是凯撒,他计划开挖台伯河的运河和修建战神广场,但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实施这些计划。他的养子和继承人奥古斯都试图将罗马转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首都。他声称自己见到这座城市时还是一座砖造的城市,而当他离开时却变成一座大理石城市,尽管这个说法过于夸张,但他与他的同僚的确为罗马增加了许多漂亮的公共建筑、浴池、剧场、神庙和仓库。这类建筑工程为城市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由于缺乏城市整体规划,市民们仍然居住在旧罗马蜿蜒狭窄的小巷里那些既不安全又不卫生的住宅中。奥古斯都的朋友和支持者阿格里帕利用自己的巨大财富进一步增加了罗马的美,并改善了供水系统。公元前21年,奥古斯都成立了消防队和治安队。总之,奥古斯都以一套更为专业化和永久性的机构来取代罗马城市的非专业化行政管理系统。有的城市史专家认为,这项工作对罗马成为著名城市所做的贡献要大于他建造的所有大理石纪念性建筑。

  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文化生活,反映了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社会形态和市民素质。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看它是否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简而言之,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会各方面的互动是城市生活走向美好的动力与引擎。

  (三)上海城市的历史文脉

  在遥远的古代,上海曾经是一片海洋,上海何时成陆,史籍上并无记载。据考古发掘表明,上海的文明史至少可上推至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然后是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和3700多年前的马桥文化的演进,早晚有序的文化叠层关系使上海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血脉清晰可见,这是上海的文明之源、文化之根。

  考古工作者所发现的27处古文化遗址、近30次的科学发掘,为我们逐步解开了城市文脉上的“古迹密码”。遗址、遗迹中古代陶瓷、铜铁器的发现,炊器、盛储器、食器和酒器等先民日常使用的器物的出土,古代建筑遗存的显露,极其恢弘地展示了上海古代文明的社会风情、生活长卷、起居变迁和文化风骨。以后,经过吴越文化的洗礼,楚文化的渗透,上海开始渐渐显露出它作为一个城市所应有的潜质。在上海境内最早设立的县治,是秦代的海盐县,县治在今金山县的海滩附近。唐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境内设青龙镇,是上海最早的出海贸易港。始建于唐长庆年间(821~824年)、宋代重建的吉云禅寺塔,成为上海古海港的标志。唐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县治在今松江镇,唐大中十三年(854年),在县署前建立的一座陀罗尼经石幢,今仍在原地,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咸淳五年(1267年),上海已设镇。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立上海县。唐宋以来,上海地区人口不断增长,佛寺道观遍布各城镇,今尚存始建于五代、北宋的静安寺、龙华寺,建于元代的真如寺、松江清真寺和建于明代的沉香阁等11座;上海现存古塔13座,有五代、北宋时建的南翔寺砖塔、龙华塔、兴圣教寺塔,元建华严塔,明建西林塔和清建万寿塔等,风姿各别,均具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明中叶以后,上海地区经济日趋繁荣,人文荟萃,士大夫竞建华丽住宅,兴起造园之风。至今保存的有明豫园、秋霞圃、古猗园、颐园,清醉白池、曲水园等6处。

  近代的上海风云际会,具有“中国近代史缩影”的独特魅力。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开始成为“江海通津,东南都会”的大商埠。成为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上海开埠,标志着上海近代化的开始,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上海是年轻的,没有千年城墙的羁绊、没有厚重城门的幽闭。上海是开放的,在华洋杂居之间、在西学东渐之余、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之中,上海人“始则惊、继则效,上海乃生巨变,并经由上海影响及于全国”。其中对上海城市面貌影响最大的非建筑莫属。20世纪以来,上海建筑风格纷呈。作为标志性上海建筑形象之一的海关新楼落成于1927年12月,建筑形式为欧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衷式,钟面分设塔楼的东西南北,用英国伦敦大笨钟的乐曲报时打点,成为上海外滩一景。位于北京路外滩转角上的信和洋行最初是晚期文艺复兴风格建筑,1921年在原址上翻建成6层大厦,造型改为新古典派康林特式,风貌保留至今,成为外滩颇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位于圆明园路的仁记洋行建于20世纪初叶,带有圆锥屋顶,窗间外墙均有希腊古典式装饰,呈现折衷主义风格。于1925年落成的汇丰银行新楼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的白令海峡之间一座最讲究的建筑。”在宗教建筑方面,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混合体式建筑圣约瑟教堂,法国哥特式建筑徐家汇天主堂,由当时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师史浩德设计的圣三一堂,美国学院哥特式风格的慕恩堂,陡峭的两坡屋顶采用近于英国悬锤式人字屋顶、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国际礼拜堂等,都以鲜明的个性,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特色建筑。上海外滩更是以万国建筑博览会而演化成为上海的地标,旧上海的繁华、旖旎、时髦和沧桑,仿佛都映射其上。上海城市在其发展中延续着历史文脉。

  二、城市文化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指出:“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世界城市从农业城市到工业城市、从产业城市到信息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与此相呼应的是城市文化也得到迅猛发展。

  上海既注重发扬民族文化,又积极吸纳着世界优秀文化;既十分珍视历史的文化积淀,又热忱地孕育和创造着现代文化。国际化城市中文化来源的多样性和相互整合,使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坚韧性和灵动性的综合特征。近年来,每年都有100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来上海展示其文化艺术的风采,使上海的文艺舞台生机盎然。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等众多著名芭蕾舞团轮番在上海演绎不同版本的芭蕾经典《天鹅湖》。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上海演出了全英文版的莎翁名剧《威尼斯商人》。费城交响乐园、英国皇家BBC交响乐团、法国图鲁兹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等世界众多著名交响乐团相继在上海举行交响音乐会。上海还每年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集中展示当今世界电影、电视的优秀作品。上海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文艺团体,拥有“全国三大影视中心”之一的影视剧创作基地,拥有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人才群体。在此基础上,上海将着力提升艺术创作的原创力,重点扶持精品之作,努力以世界一流水准的优秀作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上海近年来依托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交流项目的拓展和文化影视节庆品牌活动的举办,努力营造中外优秀文化积极交流的开放格局。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上海将更加积极地拓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项目,在交流种类、交往方式、服务规范、法律保障等方面主动与国际接轨。上海将有计划地推动在海外举办上海文化周、文化节和在上海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着力打造上海的国际文化交流品牌,提升上海的文化品味和地位。城市文化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在上海已有良好的实践。上海的城市文化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着重体现在“三大文化体系建设”、“三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舒展上。

  (一)“三大文化体系建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提升城市文化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的文化市场体系,具有“以和应变”的文化体制与机制,让城市文化的养育迎来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1、“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生产力,发表公共文化信息;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上海“十一五”的文化发展构想中,上海将率先建成体现城市发展水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也就我们切实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的要求和体现。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规划,上海将建成一批体现大都市文化形象的功能性文化设施,并进一步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使之成为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群众的重要方面。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要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要加强文物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还要研究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覆盖全市220个街道乡镇的200个多功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600个东方信息苑。

  2、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建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文化产业从其结构和行业来看,目前可划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关文化产业层三大板块。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有的专家认为,要使文化产业体系健康发展,首先应重视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精神”支撑;二是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形成理念支撑;三是明确相关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职能和任务,形成责任支撑;四是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措施支撑;五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化进程,形成需求支撑;六是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动力支撑;七是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形成导向支撑;八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服务支撑。近几年,上海在法规管理、政策引导、政府推动上都有所动作,并明确提出要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已取得一定成效,列入文化部第一批出口产品指导目录的全国10多台剧目中上海就占了4台。在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中,上海正在重点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研究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同时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还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培育工作,探索如何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建设、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如何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等。上海在市场监管方面也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

  3、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目前,上海文化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文化市场之一,基本建立了影视、音像、演艺、娱乐等多层次的文化市场体系。通过文化市场体系,增强了文化对市民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实现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随着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上海将大力培育、拓展和规范文化市场,激发市场活力,为市民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地位决定了上海的文化市场必然是开放的。近年来,上海依托优良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交流项目的拓展和文化影视节庆品牌活动的举办,努力营造中外优秀文化积极交流的开放格局。

  (二)“三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以下简称“三民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根基,使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上海“三民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工作将体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1、“民族和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环境。各民族人员交往密切,多元文化并存、互补,使城市生活更美好。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认知、理解和诠释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经验和长处,共同建构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语境,这是城市生活中建立民族和谐的重要一步。费孝通先生将此总结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显然,只有具备这样的文化自觉,才有可能构建民族和谐,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我们要正确处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世界性”通过“民族性”反映出来。民族文化又是城市文化的根基。上海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加强对戏曲、工艺等民族文化的保护,上海还进一步推进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为主旨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活动,每年举办包括民族戏曲、民族音乐、民族工艺、中国书画等十个培训项目的各种培训班。通过培训,使这些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并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和谐的营建,成为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演绎。

  2、“民俗和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上海的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根源,从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到近现代的石库门文化,几千年来沉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上海开埠以后,日渐成为一个江海通津、人烟稠密、华洋杂居、五方杂处的城市,又给原有的风俗增添新的内容。上海的民俗包罗万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上海的文化特色。其实,上海民俗就是上海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自身的价值及其研究意义正在日益显现出来。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虽然在表现形态上具有较为浅层和世俗的特点,但是它的本质却反映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许多深层的内涵。因此,开展上海都市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并组织诸如龙华庙会这样的上海民俗文化活动,对于了解和认识上海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促进“民俗和风”,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民间和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上海民间文化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分重要的部分。以民间文化而言,上海的一些民间艺术如七宝的皮影戏、崇明的扁担戏、南汇的锣鼓书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目前上海各区县通过积极努力,既继承了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形成的品牌,又有新的创新。如南汇桃花节、徐汇桂花节、闸北区茶文化节、卢湾区国际爵士音乐节、宝山区国际民间艺术节和国际花卉节、静安区现代都市音乐广场、黄浦区南京路世纪广场“天天演”、奉贤区“相约滨海之夏”广场文化系列活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圆社区艺术明星之梦”、青浦朱家角镇“行街表演”、“金秋闵行”社区文化节以及南汇“锣鼓书”和“彩豆画”、“青浦田歌”和“苗苗评弹”、金山故事和农民画等都已形成品牌,使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扬,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基层化、多样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海民间文化和谐、欢乐、祥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三)文化创意产业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以其所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而引人注目。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该城市全部工作人口总数的12%;在伦敦,是14%;而在东京,这一比例高达15%。近年来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崛起。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艺术展览、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广告制作、影视动漫制作、视觉艺术创作、工艺美术创作等领域。目前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如下特点:

  1、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迅速

  目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截至2005年底,上海已授牌的36家创意产业园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其灵活的运作机制、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多样化的经营业态等特色而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亮点。其创意人才来自美国、日本、比利时、法国、新加坡、意大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保护性开发的老厂房、老仓库和老大楼占创意产业集聚区总量的2/3以上,实现了创意产业发展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城市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相融合。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已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空间布局,主要分布在徐汇、杨浦、虹口、卢湾、静安、长宁、闸北、浦东、黄浦、普陀等中心城区。其中,黄浦江沿岸创意产业带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依托沿岸老厂房资源,以发展研发设计、会展、广告、时尚消费设计为重点;苏州河沿岸创意产业带则充分利用苏州河沿岸的老厂房、老仓库,重点发展建筑设计、动漫游戏、媒体、广告设计为特色的创意产业,打造体现仓库文化与河岸文化相融合的创意产业集聚带。各区也结合自身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差异性竞争策略,分别定位集聚区的发展特色和方向,并形成了一批诸如田子坊、M50、创意仓库等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设计和视觉艺术创意的创作、展示中心。

  2、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上海创意产业增加值为549.4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其中,研发设计创意240.8亿元,咨询策划创意136.8亿元,建筑设计创意98.7亿元,文化传媒创意49.4亿元,时尚消费创意23.6亿元。2006年创意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总量将超过650亿元,创意产业的五大类行业都将保持快速增长。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大力推动下,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

  3、各种重大活动成功举办

  2005年,上海成功承办多项大型国际活动,成为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由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等五家单位主办,于2005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在杨浦区“海上海”创意园隆重举行。活动周包括两大主题论坛(上海国际城市创意产业论坛——创意城市与城市品牌、2005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意产业发展)、三大板块、23项活动,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会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创意产业盛会,成为各界的交流平台、关注焦点,以及广大市民了解和认识创意产业的窗口。“联合国全球创意产业研讨会”也在上海召开,有7个国际组织、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这一会议。

  三、城市文化与博物馆文化

  今天,上海的博物馆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涵盖博物馆文化的城市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一)博物馆文化的新概念

  作为城市历史的记录者和展现者,同时是城市文化重要承载者的博物馆,它决不仅仅为今天的城市记录过去,也为未来的城市留存今天,并联系和展示历史与现实间的关系,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博物馆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将是城市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其作用也不仅仅表现在文物收藏、文物研究和文物陈列,还表现在为引领城市文化、弘扬城市精神、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等起着特有的作用。博物馆作为社会瞩目的公共文化机构,以其独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方式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构成了独特的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文化以藏品等文博资源为基础,与当地城市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努力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博物馆文化的每一次新创意和新举措都将丰富和提升城市生活的文化含量。

  当今社会是一个交往普遍化和紧密化的全球化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类文化因素的多元社会。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要求博物馆文化有新的创意。这种创意标志着新的博物馆理念的酝酿和构建,意味着传统博物馆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的转换,意味着博物馆的收藏保管功能、研究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这“三大传统功能”的现代化。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和命运、重视人的需求,正成为博物馆文化新的思考点。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构筑博物馆文化的重要性,感受到博物馆文化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博物馆文化应强调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体现外向的、多维的、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和文化精神。博物馆要用自己的文化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组织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举办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的各类讲座和观众向往的各种活动,努力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博物馆担负着文化交流的重任,发挥着推进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博物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滋润着城市文化,养育着城市风骨,弘扬着民族精神,传承着人类文明。

  (二)上海博物馆对城市文化生活的影响

  上海博物馆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落成。上海博物馆日益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成为“上海都市胸膛上的一座艺术殿堂”。在新馆建成的十年中,上博举办了数十个成系列的大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对弘扬上海城市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上海博物馆大展的定位与功能、大展的模式及可持续性发展、大展的社会互动与城市文化精神的激励等新课题和新观念在实践中提出,其理论思考和概括又指导了新的实践。

  对于一个博物馆来说,品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一提到世界博物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等。博物馆是如此,陈列展览同样是如此。近年来,上海博物馆在逐步改进常规陈列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临时展览的推出,每年引进的临时展览为数不少。在经过多年的的探索之后,上海博物馆在营造展览品牌上已逐步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我们把这种特色概括为“3+1”的基本思路:“3”是指展览的“三大特色系列”:(1)世界古文明系列展,如“古埃及文明展”、“玛雅文物精品展”和“太阳王路易14:法国凡尔赛宫珍藏展”、“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珍品展”等。(2)我国边远省份和文物大省文物珍品系列展,如“西藏文物精品展”和“内蒙古文物精品展”等。(3)中外文物极品展,如“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和“中日书法珍品展”等。“1”是指“馆藏文物系列展”,即整合上海博物馆藏品与时俱进地推出馆藏文物系列展,如“上海博物馆藏甲骨文精品展”和“上海博物馆藏铜镜展”等。上博积极舒展办展思路,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顺利实现了“三级跳”。

  第一跳是“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2002年11月底,时值上海博物馆50大庆前夕,“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一展览由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三家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大馆联合举办,共展出72件国宝级晋唐宋元书画。数十件千年遗珍浩荡汇聚,集中亮相,实属空前,极为难得。这一大展的成功举办,开创了国内多家大型博物馆联合办展之先河。在展览之前,大型图录问世,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理论奠基,其学术影响十分深远。展期一月有余,观者翘首企盼,无疑提升了城市的艺术生活品质。千年遗珍汇聚一堂,便于直面对话,利于比较研究,能够寻觅渊源,观赏者还可相互切磋,其乐融融,收获颇丰。

  第二跳是“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淳化阁帖》最善本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2003年10月31日,隆重热烈的“书法帖学之夜”把“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淳化阁帖》最善本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走近“书圣”,点墨成金,知识竞赛,答题抽奖,说古道今,墨律互动,诚然凸现一道城市文化风景,亮出一句城市文化寄语:中华文明就是这样传承的,祖国文化就是这样积淀的,城市精神就是这样塑造的,市民素质就是这样升华的。2003年4月14日晚,从美国抢救回归的国之瑰宝《淳化阁帖》最善本入藏上海博物馆,圆了几代上博人孜孜以求的文化梦。几十年的文化追求霎时成真,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欢欣庆贺,还是文化应对。这一文化应对容不得长时间运筹,显然是“急切”的,却又不失“从容”。中国的帖学情结是悠远的,虽然关于帖学的发端时间见仁见智,然而帖学情结始于丛帖之祖却又合情合理。中国的帖学情结是浓烈的,以至于在百代跃迁以后,《阁帖》最善本回归之时,依然炙手可热。在短短的几个月中,《阁体》解密,版本辨异,跋文考证,印记探幽,谱系梳理,理论创新,“二王”拾贝,触类旁通,悠远而至的帖学情结,可谓浓烈依旧。从“国宝展”到“《阁帖》特展”,所引起的超乎寻常的文化效应,引起了我们持续而深沉的城市文化学思考。

  第三跳是“周秦雄风汉唐歌——周秦汉唐文明大展”。甲申冬日,东海之滨,庄重推出周秦汉唐文明大展,铿锵吟唱黄土高原千古长赋。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在本质上是陕西文物精品展,由陕西省文物局和上海博物馆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法门寺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昭陵博物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咸阳博物馆、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茂陵博物馆、临潼区博物馆、彬县文化馆等鼎力合作,两百余件文物璀璨荟萃,两千余年历史集约展示,在昨天的地平线上曾经积淀不屈的“琴文”,亮出韧性的“剑胆”,摆开威严的方阵,挥洒历史的深沉,在今天的展览厅中邀集了跨时越空的古时文明,其中有神态从容的仪仗出行,流光溢彩的鎏金铜龙,贴金彩绘的文武官俑,威武勇猛的汉代辟邪,颇感震撼的围屏石榻,举世瞩目的多重宝函。“周秦汉唐文明大展”成为上海城市的又一次文化轰动。

  近年来,上博大展对城市文化生活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其中,还有“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乙酉年末,“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办,以一种具有文化含量的特殊庆典方式庆贺故宫博物院的八十华诞。从晋唐宋元书画发展史的整体着眼,观赏、研究、探索103件国之瑰宝,更见其经典性。经典的历史巡礼,是历史的经典聚焦,也是经典的历史诠释。这次“经典展”所选书画作品的时间跨度逾千年,悉心挑选的经典之作托起了后人瞩目的晋唐宋元书画发展历史,历史地再现了中国书画演变的辉煌时段、精彩华章。晋唐宋元书画艺术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显示了艺术创造力。书法领域崇尚创造,晋唐宋元一路璀璨。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绘画领域注重原创,晋唐宋元倡导在继承中创新,在师承中突破,在传承中崛起,在起承中成林。这次“经典展”选择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示了书画大家的创造性的艺术轨迹,整体凸显了晋唐宋元书画的创造力。晋唐宋元书画驾驭水墨色,融汇精气神,有傲立不屈之韵,无畏缩颓唐之像,历经风雨沧桑,仍见气魄风度。书画家在为书画提神的创作过程中,树魂立根,心灵升华,进入状态,有序传承。

  丙戌伊始,大地回春,上海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办。这是书法发展史的整体审视、综合览读,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艺术佳话、文化盛事。一枝双葩的中日书法艺术绵延舒展,凸显沧桑执著,源远流长。中日书法史上的稀世珍品汇聚申城,喜遇书艺故乡之知音,颇有法书“归家”之心情。书法艺术,源出中国,晋韵悠远,唐法谨严,宋意淋漓,元明尚态,各具特色,文脉绵延。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书艺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参展文物共102件,日方展品34件来自包括日本宫内厅在内的十多家公私藏家收藏的珍品;中方展品68件是上海博物馆的珍藏。此展规模之大、文物级别之高,在书法展览史上可谓史无前例。此展具有经典性、系统性、学术性和观赏性的特点。经典性表现在展品均属极其珍贵的文物,它们在汉字书法的各个阶段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系统性即展览系统展示数千年间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尤其突出了中国书法史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行、楷等诸体演变至成熟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学术性体现在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具有学术探讨意义的作品作组合展出,让观众和学者零距离地观摩,以有助于展开深入研究。观赏性反映在所选展品都是艺术水准极高的精品,皆具观赏的魅力。中日书法珍品展的展品堪称既全又精,时间跨度从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代到十九世纪的清代,几乎囊括了历代重要书法家,许多作品都是各家博物馆的珍宝重器。尤其是一些晋唐书法家与日本本土书法家的作品更加难得一见,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书法独特而强大的魅力,还能够感受到两个民族因为这种魅力而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

  在博物馆全球化进程中,上海博物馆积极参与和主办了一系列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配合建馆50周年大庆,自2001年年底以来,上海博物馆结合大型展览先后举办了“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国际研讨会”、“山西晋侯墓出土文物国际研讨会”、“中国白瓷研究国际研讨会”、“2002博物馆文化商品研讨会”等。2002年10月21~24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上海博物馆承办的“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七次年会暨博物馆与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研讨会”有来自亚太地区26个国家、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150多人参加,会议闭幕式上发表了“上海宣言”。上海博物馆结合“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主办的“千年遗珍国际学术讨论会”是中国书画研究领域的学术盛会。2005年举办的“上海博物馆和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不仅展出了132件瓷器艺术精品,而且举办了同一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深入认识17世纪中国景德镇瓷器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大展与举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相结合,打造了上海博物馆的品牌,为上海博物馆赢得了荣誉。博物馆文化丰富和提升着城市文化的精、气、神。

  (三)“世博”与“文博”的互动

  在迎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子里,上海的博物馆文化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增强世博会的文化含量,使世博会在主题演绎、场馆营造、展览组织、论坛设计、活动运营、整体运筹等方面顺利推进,直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努力实现“成功、精彩、难忘”的承诺。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将是一个历史机遇。世博精神可以提炼成“欢聚、沟通、展示、合作”八个字,世博精神是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的精神。世博精神的延续是科学精神的凝聚、人文精神的融合、民族精神的坦示、时代精神的展示、创新精神的吞吐。世博会期间,上海作为世界文化展示的大舞台,将以先进的、国际化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艺术,展示上海的城市文化,上海世博会积极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世界文化,包括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又一次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给上海城市文化新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将使上海城市的传统与现代、时尚与记忆、传承与发展、地域性与整体性、多样性与共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更好地结合起来。

  “文博”助“世博”,充分体现了城市文化对成功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积极作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聚集到城里来居住;他们之所以留居在城市里,是因为城市中可以生活得更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博”工作者可以从“世博”的实际出发,借览历史性博览、艺术性博览、科技性博览、综合性博览的经验,进行主题性博览的探索,在主题演绎上努力完成“破题性演绎”、“二度演绎”和“展品演绎”,在展品设计上力求小中见大、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石破天惊、突出经典、古今结合、畅想未来、体现世博精神,兼顾“主导”与“主体”,确立“世博现场”理念,做到“逻辑联系”与“游客流动中的实际体验”相结合,重视“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突出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公共艺术、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等,建立“自我修复系统”,进行“开环演绎”,夯实城市史、文化史、经济史、科技史、社会发展史、思想史、文学等跨学科演绎基础,建立评估体系,为大型演绎积累经验、进行文化积淀,顺利推进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有人说,上海是一个“海”,那么上海不仅是建筑的海、人流的海、物流的海、信息流的海,多样化的文化生态也使上海成为文化的海、思想的海、人文的海。上海有海的魄力、海的胸襟和情怀。上海的综合魅力所至,使上海变得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美好。城市文化的和谐发展,是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城市文化的建设中关注博物馆文化,可以进一步发挥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和谐功能,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展示和介绍世界文化,更好地将城市、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进行有机融合,更好地把保护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与改善人文环境统一起来,更好地养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让城市更加健康、更具活动,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更具风采,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更具魅力。


作者:陈燮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