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报馆,海河岸边道沧桑(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13:17 今晚报

  

老报馆,海河岸边道沧桑(附图)

  本报讯 (通讯员勇则 记者雷风雨)海河北岸著名风貌建筑之一的刘髯公故居外檐整修工程,昨天基本完工,具备观赏条件。这座意式二层连体楼房,是市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近代天津知名报馆——《新天津报》旧址。 刘髯公故居位于河北区建国道与民族路交口东北角,门牌为建国道66号,建筑面积2330平方米,建筑外出檐柱走廊,塔楼相连,是海河畔重

要的近代风貌建筑。该建筑建于民国初期,刘髯公在这里创办了《新天津报》和《新天津晚报》,两报自办发行,日最大发行量达五万份。刘髯公家族中有30多人在此生活。后楼为报馆编辑部所在地,地下室为印刷车间。

  故居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一些建筑细部和部分窗框、栏杆等原有构件、装饰物等,也保存至今。此次外檐整修,对已脱落的工艺复杂的外窗装饰物予以修复,并对廊柱等进行了加固。

  天津沦陷后,刘髯公因抗日爱国义举遭日寇毒打,事迹至今仍被广为传颂。因此,本市河北区文史专家建议将此地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开展纪念活动。

  新闻链接:

  刘髯公(1895—1938),字仲儒,直隶(今河北)武清(今属天津市)人,回族,是天津知名爱国报人。刘髯公曾充当清新军士兵、法国驻华使馆文书和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侦探长。1924年与段松坡、薛月楼合作,创办《新天津报》,以平民化、敢说话为旗帜。为迎合读者趣味,试行“评书上报”,以整版篇幅连载《三侠剑》等长篇评书小说,扩大报纸销路,行销远及东北、西北各地。此后还陆续发行了《新天津晚报》、《新天津晓报》、《文艺报》(三日刊)等共6种报刊。并扩充报社,设立私家电台,办新闻函授学校。1937年天津沦陷前,《新天津报》宣传抗日,甚为激烈,1937年8月3日,刘髯公被日寇逮捕,严刑拷打,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后保外就医,不久逝世。(雷风雨 勇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