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产能过剩条件下的宏观理论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1:07 光明网-光明日报

  按照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包括理性预期理论,针对投资增长过快和外贸顺差过大,有效的治理措施应是提高利率、汇率,让价格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来取得投资和外贸的均衡。这是国外许多宏观经济学者的主张,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支持这种看法。这种新古典理论政策主张的前提是经济基本均衡。在相对均衡的条件下,如果投资增长过快,会导致经济过热,提高贷款利率会增加投资成本,投资就会减少,同时,提高储蓄利率会使消费减少,当投资和消费减少,经济就会降温,均衡就可重新恢复。同样的道理,如果贸易顺差很大,外汇放款

过多,银行可贷资金增长,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上升,导致经济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汇率,出口就会减少,进口就会增加,顺差就会下降,经济就会恢复均衡。这种利率和汇率政策的作用是靠价格在边际上调整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行为来达到的。

  可是,如果经济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调,上述依靠价格来进行边际调整的主张,就不能产生使经济恢复均衡的预期效果。以我国为例,由于产能过剩的存在,试图以提高利率和汇率来抑制投资和减少外贸顺差的意图都会使产能更过剩而出现两难的选择。在发达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产能全面过剩时,由于缺乏好的投资机会,降低贷款利率不见得能刺激投资;同时由于产能过剩,企业破产或开工不足,导致就业预期变坏,降低储蓄利率也不见得会刺激消费。其实,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就是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经济大萧条,供给全面大于需求的严重结构失衡的条件下产生的。

  从凯恩斯主义我们学习到,当国民经济中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调时要使国民经济恢复均衡,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就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即使凯恩斯主义也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当前的情况,因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的前提是投资和消费需求严重不足,造成结构失衡,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投资增长过快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但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不疲软。所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政策建议是以政府的财政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均衡的恢复。我国要解决的问题是控制投资过热,避免产能过剩的恶化,并启动内需使国民经济恢复均衡。

  经济理论来自于经济现象,我国当前这种产能过剩和投资冲动并存的宏观现象过去不曾出现过,因此,也没有完全适用于我国情况的现成理论可以作为宏观政策的参考。但是,任何经济现象都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现在没有合适的理论,正说明这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大好机会。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行为特征来研究宏观政策问题,不仅能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作贡献,而且,也能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作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