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新教育事关国运(新闻会客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1:10 人民网-华南新闻

  

创新教育事关国运(新闻会客室)
嘉宾介绍

  张民生教授,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特邀总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系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多项国家级教育科研项目。话题动机

  中国目前正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正成为决定民族未来和国家命运的事情。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培育国家的创新能力,如何才能为“创新”活动创造长盛不衰的氛围,使之成为民族文化的厚重底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热点课题。

  创新并非只是科技界的事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国现在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您看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张民生(以下简称张):现在提出自主创新,已经不是什么前瞻性命题,而是当前中国发展的必走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打经济基础,等总量上去后,就必须谈创新,转变增长方式。现在能源资源紧张,石油、铁矿等都抓在别人手上,资源瓶颈、能源瓶颈、环境瓶颈……不创新,国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构成民族的创新性格,形成创新文化,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过程。同时,不能只考虑科技创新,各行各业都要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从眼前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一个民族的生态环境,不仅要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还需要从政策、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加以引导,扶持和保障。从长远看,创新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要让孩子们有吸收人文营养的时间,有突发奇想的时间,要培养和鼓励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敢于超常规,要克服浮躁,降低对功利的追求,这就涉及到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问题。

  现在有种倾向,一谈创新,就看科研,特别是高端科研,这是片面的。在我看来,一个国家要形成创新的氛围,在于全体公民树立创新型的思维方式,这就涉及到对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所以,构建创新型的教育体系事关重大。

  记:怎么理解创新的基础在教育?

  张:当前,我们对“创新”这个概念的理解,大都还停留在科研和技术领域,往往把“创新”当作一项工程来建设,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全面的,是有局限的,缺乏文化的底蕴。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是否能够不断创新,归根到底与其文化底蕴有关。举个例子,浙江的温州和宁波民营经济很活跃,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与当地的传统文化不无关系。温州人和宁波人自古就不轻商,从小就帮助家里打理生意,所以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总是抢得先机。

  所以,我们需要摆脱那种把“创新”当作一项工程来建设的思维方式。工程是短期内的大量投入,有期限,到时要收工的。但创新是长远的文化建设,要形成一种长期的氛围积淀和人文底蕴,这就需要靠从小到大的教育,一代一代积累起来。所以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教育必不可少。

  记:现在我国的教育离创新教育有多远?

  张:中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基本上还是围绕着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只面向个别人,而创新教育是面对大众,面对所有人,尽管最后在科研和技术领域,真正作出大的创新性成就的始终都是少数精英,但他们植根于普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大众土壤之上,其内涵是不一样的。

  创新教育强调保持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兴趣,逐步培养一种批判性、发散性和质疑性的思维品质。但追求标准答案的选拔机制,会扼杀好奇心,更让人不敢批判,不敢怀疑。

  创新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

  记:是否可以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批判、怀疑、创造?

  张:不完全是这样。你觉得“9·11”是不是创新?开个飞机去撞人家的大楼,那可是以前人从来没用过的创造性的战争方式。但那不能算做创新,因为它是反人类的创造,是对历史的反动。

  所以我们关于创新教育的提法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德性是创新里面的东西,而且是核心部分。所以,对人类有贡献的,合乎道德的创新才是真的创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是创新,人类的创新活动不是信马由缰,必须要符合人类发展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教育中,坚持以德性为方向,要把德育真正摆到创新教育的核心部分。

  另外,创新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跟上。科学要经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创新要产生实际作用,也必须要讲动手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体系,缺乏实践能力培养内容,甚至连目标、计划都还没有形成体系。

  不能再用一张卷子考所有人

  记:创新教育的现状如何?

  张:我们说构建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教育,在于对现有的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两年前,国家教委已经在广东等几个省进行试点,在高中实行新课标,出版的新的教材,在教学方式上也相应作了调整,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主观分析能力,明年高考,上述地区的考卷就是依据“新课标”设置的,这可以说创新教育已经在逐步开始启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措施在逐步推行。

  记:以创新教育为对照,中国教育体制有哪些缺陷?

  张:可以拿创业精神的培养来分析。在国外,从小就鼓励孩子毕业后自主创业,开公司,不但不占用社会就业岗位,还创造岗位。在家里,家长让孩子打工,给人家送报、擦汽车,自己挣零花钱;在学校,课堂上经常模拟开公司,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香港的学生就不担心找工作,除了那里竞争文化的底蕴比较深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学校里就开设了这方面的训练课程,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里缺少的正是创业精神这种东西,以前士、农、工、商,商是排最后一位。现在虽然也倡导创业,但力度还不够。

  记:现在,中国孩子根本没精力接受创业教育,平时补课、作业、考试,这些事还做不完,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在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不可能接受像您说的送报、擦汽车,还有模拟公司这些培养,大家认为是浪费时间或者不务正业。

  张:这里面因素很多、很复杂。首先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具有很强的成才心理,孩子能否进入好大学是家长的荣誉,教育成了一个社会行为而非个人行为。

  社会舆论讲得太多的也是精英。就像以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是对的,但为什么都要当“状元”呢?构成一个完整社会的,包括很多方面和层次,在这方面舆论宣传得太少,这跟政府引导有关。

  从机制上来说,高考的精英模式没有改变。以前,高等教育培养的确实是极少数精英,所以用一张卷子把他们选拔出来就行了。但现在,大学扩招了,高等教育也在大众化,但选拔方式没有改变,还是用一张卷子考所有人。我们知道,人和人之间在各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别,高考考不过你的,不一定在其他方面不如你。用一张卷子考所有人,把大量普通人都强行带入了这个竞争,大家都必须把十几年的精力都绑到高考这个战车上。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应该把大学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极少数最优秀的名牌大学,实行自主招生;二类是普通大学,采取高考方式选拔人才;三类是大量职业教育学校,高中毕业生不用考直接进入。这样才能把大量的人从统一高考的重压中解放出来,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

本报记者 贺林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