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名”冲动缘于急功近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8:45 新文化报

  10月25日,周口市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即将开幕。这件关乎周口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大事”被寄予厚望,再次扩大周口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对此,周口市淮阳县旅游局一副局长提出:“与其如此花大力气,不如将周口市改名为陈州市,这样名气会来得更快。”他还称“陈州”价值达百亿元。(见本报9月17日5版报道)

  陈州因包公陈州放粮而为国人家喻户晓,这是事实。但这只是一种名气,而非经济

发展的品牌。就全国来看,有很多城市或是地区的名字的历史文化积淀,比之陈州更为丰厚更为有名气,但是,经济也并没有出现“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和周口的前身只是一个渡口一样,深圳的前身也只是个小渔村,“圳”意为“田间水沟”,“田间的深水沟”——多老土的名字,但其今天经济发展的成就不也照样令世人瞩目?还有华西村,只不过是一个寻常村名,它的经济发展又有谁会不佩服?

  一种产品的质量不行,起个名气大的牌子,或许可以在一时销售很好,但是很快就会被淘汰,甚至会因之而影响到这个品牌今后的发展。同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适合当地实情的科学创新思路和一任接着一任踏实干作为内核,或许其名会广为人知,但经济却不会随名气而迅速发展。

  如今,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缓慢,使一些地方官员急躁起来。他们急切地希望有一种捷径,能够改变这种局面。目前,“名牌”、“名人”通过市场神奇创造着令人瞠目的一些经济奇迹,在这种认知驱动下,有条件的城市为了出名要改名,没有条件的也寻思着创造条件改名。来自新华社的消息称,湖南新晃、贵州赫章、贵州水城等地为争夺“夜郎”地名,正在激烈竞争。河南驻马店市也酝酿已久,并已付诸行动。这些争相改名的冲动,其动机和愿望当然是好的,但是却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把经济发展不快归罪于名字,不是一种误解,就是一种无知。如果周口市改成陈州市就真能给当地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那么包公的名气更大、品牌更响,改包公市不是更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否,与一地的周边环境、自然条件及资源、社会成员素质、政府发展经济的思路和举措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名气永远代替不了艰苦踏实的工作。欲以改名而一举成名一举成功,其实是一种工作上的急功近利。

  与其花大力气来改名,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工作吧,这才是正确的也是惟一的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途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