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人员遭遇结构性过剩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5:21 大众网-大众日报 |
中文博士赋闲在家 考公务员专业受限,去不知名高校不甘心,出济南就业得夫妻分居……在第十余次投出求职信后,今年博士毕业赋闲在家的周良(化名)不免有几分感伤,他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3年,学历贬值这么厉害。” 周良今年33岁,硕士毕业后进入省城一家银行上班。3年前,他放弃了令好多人眼热的工作,考取了省内某大学中文博士。谁料,毕业之际他吃惊地发现自己找工作竟遇到了问题。有一两家不怎么有名的高校要他,他正犹豫呢,另外几个博士已捷足先登。再后来,淄博一家高校说可以考虑接收他,不料等来等去,也没了音信。 像周良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张祝秀告诉记者:“今年是研究生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虽然我省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总量不多,只有七八千,但研究生就业率和全国一样出现了下降趋势。眼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大学生包括研究生,仅凭一纸文凭在就业竞争中已经不占优势,高学历人才中也出现了失业苗头。” 回想几年前,“招博士,一次性给10万元安家费,提供住房一套”,“招博士,家属可安排工作”……类似的优厚待遇,在各高校、医院、科研单位等的“招贤榜”上屡见不鲜,但仅仅三两年后,形势急转直下。 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就业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文史类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开始出现“滞销”,非专门院校走出的音体美专业硕士生也出现了失业现象,还有一些高学历者,因不愿下基层就业,高不成低不就而隐性失业。 总量不大结构不合理 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到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教育阶段。自1999年起,我国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加大,但迄今为止,高学历人才总量并不大。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9%左右,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 但问题是,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不尽合拍。如有的大学过于追求拥有专业数量,一看哪个专业受追捧,不管师资力量等是否具备,也想方设法上马,致使一些学生成为“二把刀”。同时,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量持各种专业文凭的学生源源不断涌入就业市场,几年前还炙手可热的专业,如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等专业变得人满为患。采访中,我省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王炜抱怨说:“我跑了几家公司,人家一听说是学工商管理的,就两个字,不要。说是要学会计或市场营销的,嫌学工商管理的知识太宽泛。至于那些英语、计算机证书,人家就随手翻翻。” 对此,有关人士指出,当前高学历人才就业难根本原因在于其结构“头重脚轻”,即理论型人才比例偏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比例过小。财会、文秘、中文等“通才”相对过剩,而高新技术、高级管理等“专才”紧缺。这边很多人不断降低就业标准却一职难求,那边很多地方高级技工缺口不断加大,招个好技工比招研究生还难。从人才流动方向看,一些高学历人才喜欢在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某些待遇优厚的行业扎堆,而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中小城市则高学历人才偏少。也就是说,所谓的“高学历失业”现象,并非高级人才用不了,而是一种结构性过剩。 要学历还是要技术 我省某高校就业指导处的一位人士说,他曾经提醒过很多学生,与其混个文凭,还不如学一门实用技术,这总比守着文凭没饭吃好得多。经济学上有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对一些高学历人才来说,要技术还是要学历这之间也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必须慎重选择。此外,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适应就业市场上的这些变化,比如说,对大学的性质和功能做一个详细规划,有些学校可以以培养精英人才为主,有些则完全可以以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这总比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重新回炉上技校划算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张良博士为失业苦恼不已时,他的同龄人,高考落榜后辗转来到胶州一家韩资企业打工的李建军,经过几年的技术培训和刻苦自学,凭着一手过硬的技术脱颖而出,被工厂任命为技术主管,月薪3000多元。记者还了解到,眼下,一些毕业后迟迟未能就业的高学历毕业生,经过回技校“深造”,或者参加专门技术培训,进入建筑、纺织或制造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