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是“口径不同”还是“统一口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18:00 光明网
池墨

  根据广东省省情调查中心2006年第7期《省情报告》披露,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GDP加总数据为12256亿元,而此前7月21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上半年广东共完成GDP11416.80亿元。全省21个地级市上半年GDP加总后,比广东省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全省GDP数据多出840亿元,占后者的7.35%。广东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对记者表示,省级统计结果和地市统计结果相差这么多,不排除有注水的可能,但也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差距当成注水。(《第一财经日报》9月12日)

  不排除有注水的可能,但也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差距当成注水。显然,丁力处长是在为这个“误差”找理由。尽管在GDP统计上有省级统计口径和地方统计口径之分,但是,高达7.35%的统计误差还是让人吃惊,GDP数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误差?省级统计口径和地方统计口径的区别又在哪里?误差多少又才是合理的?可能没有答案。

  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差距当成注水,丁力处长显然是力图说服人们,GDP统计数据是接近事实的,虽然有水分,但是没有太大的“水分”,因为本地统计和省级统计的口径不同和统计方法的不一样,导致地级市GDP总数比比省统计局公布的全省GDP数据多出840亿元,是可以“理解”的。丁力处长还说,我国基层统计基础不够扎实,部分地区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经验比较丰富的人才,精确程度有所欠缺,最后,他把统计的“失真”归咎于国家在统计方面的投入不足。GDP数据误差7.35%,固然有省级统计口径和地方统计口径之分,也有统计方法的不同,但是,GDP数据为什么是超过而不是萎缩?统计误差为什么是正数而不是负数,而且还误差这么多,只能说明,里面有水分!

  笔者认为,GDP数据的差错,应该从“地方统计口径”上找原因,统计人员是根据什么口径统计上报数据的,这很重要,也是产生水分的根源所在。近年来,对官员的考核单纯依据GDP,导致各地官员一味追求GDP数据的增长,他们对GDP的崇拜,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GDP决定着官员的政治命运和仕途升迁,因此,GDP的统计,在某些官员看来,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在此情况下,GDP的统计也就变得相当微妙,而统计人员,无疑要按照领导意图去办事,在这种政治背景下,GDP数据的统计就出现了“变数”,唯一不变的是GDP的误差永远只能是“正数”。

  GDP统计上有省级统计口径和地方统计口径之分,我们可以理解,GDP统计出现误差,我们也可以理解,我们不能理解的是,出现了这么多的误差,还不能把它说成是水分。而是竭力从其它方面找原因,甚至把这种“误差”归咎于国家对统计工作的投入不足。显然,这是一种开脱,是自欺欺人,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对于GDP统计出现这么大的“误差”,我们最担心的是,在地方官员的指使下,地方统计口径最终变成了官员和统计人员的“统一口径”,GDP多出840亿元也就变成意料之中的事情。因此,这种误差,不是水分又是什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