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峡蓄水特写:风雨三峡“清漂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14:59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9月22日电(记者王义 张桂林)20日早晨6点,巫峡的雾依旧朦胧,38岁的任联安站在清漂船的船头,努力往前探着身子,用手里的网兜去捞江里的一个快餐盒,身穿的救生衣上“清漂”二字显得特别醒目。在过去的3年里,打捞长江上的漂浮物是任联安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我是三峡135米蓄水后开始转行做清漂的,3年了,每天都是早上5点多就出去,晚

上6点收工,有时候还要加班加点干才行!”任联安说。他告诉记者,在他加入长江漂浮物清漂队的3年中,只要江面不起大风,他们的清漂船就要准时出航,沿着流经巫山县水域的50多公里长江干道来回巡弋,即使遇上雨天也是一样。

  据巫山县市政园林管理局局长任大章介绍,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后,人工清漂已成为库区最常见的清漂方式,像任联安一样的“清漂人”仅巫山县就有36名。“为了使蓄水后的三峡库区免受污染,‘清漂人’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打捞江上漂浮物,堪称千里峡江上最为忙碌的人。”任大章说。

  今年7月中旬,一场大雨使江水猛涨了1米多,巫山码头边的枯树残枝、生活垃圾都被卷进江里,集聚在江边,形成了一条绵延十多公里的漂浮带。接到命令后,巫山县的36名清漂工人立即出动,每天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了一个星期才将漂浮物全部打捞完。 “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要跑三趟船,有几次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任联安说。

  黄昌华3个月前才加入巫山县长江漂浮物打捞队,成为一名“清漂人”,曾在峡江里捕了10年鱼的他对流经巫山县域的长江十分熟悉。“正因为太熟悉了,我才知道哪些地方的漂浮物最多,才能打捞得多一些。”黄昌华显得有些得意。因为离家远,黄昌华不仅在船上吃饭,他还在船上安了张床,晚上在船上休息,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一次。今年已50岁的黄昌华说:“守住巫峡口这道渝东大门,不让‘渣滓’漂到湖北去,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只要完成任务,我们吃点苦受点累又算什么!”

  巫山县市政园林管理局局长任大章说,三峡工程156米蓄水前他们每天派12艘清漂船清漂,每天的清漂量有20多吨。为了配合三期蓄水,巫山县临时雇用了30艘民用船只和70名清漂打捞人员,组成应急临时清漂队,对长江干流和城市港口实施应急清漂打捞。

  重庆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三峡工程三期蓄水至156米水位的正常运行,减少蓄水期间漂浮物对旅游景观和水环境安全的影响,重庆市和国务院三峡办共安排清漂应急专项资金460万元,安排清漂工人600名,清漂船只200艘以及漂浮垃圾压缩式运输车58辆。据了解,今年以来,重庆市已打捞长江漂浮物4万吨左右。(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