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景区门票不涨价何时不是新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18:00 光明网
陆志坚

  风景如画的丽江古城、“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独具江南风情的苏州太湖……在17日召开的中国旅游胜地品牌推广峰会上,近20家著名旅游胜地进京揽客,并承诺黄金周门票不涨价。(9月17日人民网)

  说句实在话,对这种黄金周景点门票不涨价的新闻,笔者丝毫不感兴趣。黄金周出门旅游,除了看人还是看人,何必花钱买“罪”受?在家休养生息,走走亲、访访友岂不更

自在?因而,涨不涨价,公众已有一种心理疲劳。

  然而,在黄金周来临之际,不涨价的承诺作为一条新闻见诸于报端,却又让人如鲠在喉,五味杂陈。换句话说,不涨价反成新闻,那么涨价就是常态了。在此,笔者并非对这20家旅游胜地的承诺说三道四,而是说景点黄金周涨价的理由又何在?

  可以说,近年来各旅游景点“涨声”一片倍受公众的诟病,然说过说,我自涨“心”不动。故宫、颐和园、八达岭等六大世界文化遗产景点门票大幅上涨;黄山风景区门票四年来二次涨价,涨幅均超过50%;而张家界继去年将门票从158元上调至245元后,今年8月又对其中的小景点门票大幅提价。显见,景区涨价已不问理由,逐利是根本。

  站在经济学角度看,物值对等才是支撑旅游业发展的杠杆,承载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欣赏价值及社会价值丰厚,其门票价格自然不薄。而逢黄金周必涨,景还是那景,物还是那物,门票价格却成倍增加,这是一种典型的强势下的“索拿卡要”,其损害的恰是景区的长远利益。

  而让人不可理喻的是,景区门票涨价与否本来是一种市场化行为,与行政无关。可现实中在“涨声”之下往往能看到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之手在鼎力助“涨”,最主要的表现便是政府通过价格听证会来操作门票价格,而且听任这种“涨声”此起彼伏。显然,当地方政府与景区结成利益共同体时,“涨”就成了一种正常现象。

  距“十一”黄金周还有些时日,可各种“涨声”已清晰可闻:据东方网9月11日报道,十一黄金周的国内游报价普遍上涨30%,最多的上涨50%。看来,不涨价是新闻,涨价只是惯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