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机器看病“免费”诱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06:13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机器看病“免费”诱饵
确诊病情,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和认真的检查。(资料图片)文/记者李立志

  机器也能给人看病治病?最近记者接到不少读者的询问。赵阿姨最近总为她的血脂发愁,因为前几天她在一药店门口验了一下血脂,工作人员告诉她血脂有点高,血也有点稠,还问她最近一段时间是否头晕,这正好与赵阿姨的“感觉”一致,而且赵阿姨从仪器上也“的确”看到,自己的血流动很慢。因为眼见为实,赵阿姨对这种检查结果深信不疑。还有

一位读者来信询问,他前一阵也“方便”地看了一次病,就是用仪器检查,看病的结果是,体内的垃圾过多,要清除,而且肾也有点问题。

  机器真能给人看病吗?街头的医疗器械测血脂的招牌是不是真的?它们看得准吗?能不能去享受一次“免费”待遇?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看病仪器”一分钟测出血脂偏高

  在广州大道北某酒店,赵阿姨给了记者一张免费入场券,是某医药公司举行的一次免费检测治疗活动,记者在会场看到,参加的人大多数为老年人,会场里有一些科普知识展示,主要是说高血压,高血脂的危害,在会场的一角,摆着几张桌子,桌上有好几台如小旅行箱的仪器测血压、血脂,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忙个不停,不到一分种,仪器就吐出一张像超市小票的体检结果,大约有30多个项目,“看病”任务很快完成了,旁边还有专家会帮忙讲解,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点小毛病,但问题不大,吃点药就行,然后再给你一张宣传单,介绍这种药的效果不错。

  赵阿姨刚在摊前的凳子上坐下,一个穿白大褂的男子就迎上来,他拿起一根接在仪器上的导线在阿姨手掌上点来点去,由于受到电流刺激,赵阿姨的手掌不禁抖动了一下,男子遂微笑道:“你脑供血不足。”然后,他又“查出”血脂偏高,又问是不是经常晚睡,运动不多,紧接着,他拿出一本图册,开始讲血液黏稠的危害,见唬得差不多了,又拿出一盒某品牌的药物开始推销。

  自动电脑检测人人有病

  在沙太路某批发市场一药店旁,记者也碰到一次免费体检,其实就是一张桌子几台仪器,一台电脑,旁边还围了不少人。记者看到,体检过程先量身高、体重,然后测血压,接着被送到一台电脑旁,一位工作人员在体检的人左手套了一个黑色的布片,电脑便打出全自动心血管功能诊断报告,记者看了看,报告显示身体有9处打了“+”号,指标异常。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几乎所有参加检查的人身体异常的指标都大同小异。

  “神奇仪器”同时能治多种病

  除了检测病情外,记者还了解到,不少仪器都宣称能治病,先到某药店。刚进门,又被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妇女拉到一台仪器前“免费体检”,她将记者的左手放在一个手掌形的面板上,打开电源,开始探查。检查了一会儿,她问道:“你是不是经常头晕?”然后说记者腰椎及肝肾功能不好,经过一番对腰椎肾疾病危害的宣传,随后自然地推荐这种仪器,不过并没有强迫买。

  免费检测其实大都是诱饵

  记者注意看了一下,这种自称血液黏度仪的仪器是引进国外新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高科技检测仪器,采用精密加工和微电脑自动控制技术设计,具有测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靠性高,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可检验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中风、高血压等。但记者却没有找到此种仪器的生产批号。

  据记者了解,类似这种健康监测治疗仪器种类还不少,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的,心音心电的,种类繁多。这样的“免费”为人测量结果准不准呢?一位工作人员很“直率”地向记者透露:“一台测血脂仪价格很便宜,而买“药”,一个疗程就得1000元的药品。“免费”实际上只是诱饵。

  医生忠告:

  街头“免费”测血脂难测高低

  “用仪器做一些辅助诊疗是有一定道理,但仅仅是供医生参考,而且仪器检查有着严格的医学限制,不是随时随地都适合‘检查’的。”南方医院的黄教授介绍说。

  比如测血脂就有严格的标准。一是测量前应禁食至少12小时;二是24小时内不许饮酒;三是近期无外伤、急性病、手术等意外情况;四是妊娠后血脂各项指标升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3个月后再查血脂;五是抽血前停服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类药;六是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如果不是按照以上标准,测出的数据是不准确的。

  据了解,街头测血脂设备简陋,灵敏度低,有些摊点为降低成本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试剂和标准品,其测出的结果与大医院的测定有很大差异。街头的操作人员很多未经过正规训练,缺乏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免费测定的结果普遍偏高,其商业动机就是推销自己的产品,不顾血脂类型,千篇一律同吃一种药。血脂异常的类型不同,降脂药物的选择也应不同。选吃哪类药物要根据医生的准确诊断来定,否则吃了一些不治病的药等于白吃。

  看好许可证 最好向医生咨询

  记者采访了卫监部门有关人士,据介绍,这些治疗仪器多是Ⅱ类医疗器械,属于辅助治疗产品。同时,很多经营者在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无证经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提醒消费者,在“免费体验”时,一定要看产品是否有药品监管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如果是进口产品,还必须有医药器械进口注册证。

  另外,有的仪器还宣称有治病的功效,这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最好先向正规医院医生咨询,避免使用后发生相应病变。比如根据中医理疗原理,任何发热的仪器都有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痉挛、解除肌肉酸痛等功效,但是发烧、肺结核等病人就不适合,因为加热有助于肿瘤扩散,会适得其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