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培养高素质学科带头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06:03 光明网-光明日报

  建设一流的创新基地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支继武、张晨鼎两位教授是全国有名的化工专家。支继武完成的项目“天然碱(日晒碱)制重质纯碱工业试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晨鼎教授完成的项目“天然碱絮凝澄清试验”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两项科研成果均成为自治区化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内蒙古伊化集团的核心技术支撑。杨伟教授带领兰太科技人员消

化吸收美国先进生产线实施再创新,生产出的金属钠产品质量全部达到杜邦公司指标,一些最初需要进口的关键设备已实现国产化,生产的钠纯度高于99.9%,产品远销欧美,连杜邦公司也到该公司采购工业金属钠。

  内蒙古工业大学与蒙西集团合作的“煤系高岭土制备无铁硫酸铝和白炭黑联产工艺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今蒙西建成了年消耗煤矸石4万吨、年产超细高白煅烧高岭土3万吨亚洲最大的生产线。包钢集团、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核工业二零二厂、包头铝厂、托县电厂等多家大型企业都有内蒙古工业大学的科技成果。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发明专利15项,100多项科研成果被采用,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5.35亿元。

  学校设有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自治区级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为自治区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把钱花在教学科研上

  2005年9月,李海滨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学业及工作后,毅然回到他的母校内蒙古工业大学,今年他已经获得教授职称。问及他为什么选择内蒙古工大,李海滨说:“是母校的变化吸引了我。”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曹喜是1990年内蒙古工大派到天津大学定向培养的博士。他深有体会地说:“过去教学设备费时有时无,拨到学院的钱,想怎么花无人过问,钱花了,实验开不了,设备见不着,见着的也不配套。近几年,完全变了,学校有目标,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都有明确的要求,人人都想把事情做好,整个校风都变了。”

  校长李含善说,作为大学校长就是要制定好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搞好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找准发展方向和定位。

  内蒙古工大在这一办学理念指导下,加快了条件建设。在硬件方面,改造旧楼建新楼,新增教学行政用房10.9万平方米。在学生增加4000多人的情况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由2003年的11.1平方米增加到今年的12.3平方米。

  目前,全校共有各类功能的实验室58个,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自治区新能源试验示范基地、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应用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3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6092万元,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60%,生均设备值5176元。更新实验项目143个,新开实验项目71个。

  在软件方面,副校长邢永明说:“过去在SCI、EI等国外核心期刊索引收录论文,3年才有1篇,2005年1年就有48篇;过去,1年申请到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就是1、2项,今年,已经申请到7项;过去1年争取到的纵向、横向课题经费加在一起不过几百万,现在1年达到3000多万元;过去只有19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现在有49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同时,在西部工科院校率先发展了4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

  “变化最大的就是人才”

  提起内蒙古工业大学近3年的变化,校长李含善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要说内蒙古工大有变化,变化最大的是人才队伍的变化。目前,工大的人才师资队伍趋于合理,已经度过人才队伍的艰难时期。”

  “从今年起,工大进人都要硕士学历以上的。”内蒙古工业大学人事处长李和平说。今年内蒙古工大准备接收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90人,到6月中旬已经落实70人。

  李含善介绍:“2002年,内蒙古工大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还是负增长,进来11个硕士,走了20个,其中有8个博士!2003年,进来24个硕士以上学历的,走了17个。2004年开始高学历人才增长才算正常,到2007年,工大就到了人才(博士)丰收的季节。”

  “有了一个强大的人才、学术队伍,才能支撑起教学,才能促进科研、促进创新,才谈的上为地方经济服务。”李含善这样理解人才队伍建设。

  内蒙古工大过去也重视人才,硕士、博士都有与本科毕业生不同的待遇,为什么人才还大量流失?现在的待遇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较低,现在靠什么实现人才数量的正增长?工大许多人说,一是政策向人才倾斜,二是就业形势与过去不一样了。这是客观事实。其实还有1条,正如2005年7月从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毕业到工大信息学院的肖志云说的:“毕业时听说工大比前些年发展迅速,通过人事处做工作,感觉到学校对人才的重视,还安排专科毕业的妻子在多媒体教室做教辅工作,所以选择了工大。”看到工大发展而选择工大的不止肖志云一个。

  副校长刘进荣说,近几年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学校设法减少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环境欠佳等不利因素,先后出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补充师资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健全完善高学历人才奖励政策、博士科研启动金政策,校内岗位津贴分配政策等,加大对教师攻读学位的资助力度与奖励力度,鼓励教师以定向方式、在职方式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近3年投入师资培养经费409.55万元。目前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47人,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形式定向培养师资119名。

  内蒙古工大在天津大学定向培养的女博士陈芙蓉,2003年毕业后,因两地分居,不准备回工大。校人事处反复做工作,并将其丈夫调进工大。在工大她完成了用于航天航空散热器的电子束钎焊及残余应力的预测和质量控制课题,她现在是工大的学术骨干。

  近3年工大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学科和学缘结构,选派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促进教师的学科交叉,改善教师的学历(学位)和学缘结构。目前,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有111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91人,占师资队伍总数的35.1%;具有博士学位的75人,硕士学位的482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557人,占教师总数的50%;教师中获得外校学位的有761人,占教师总数的68.3%。教师中现有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226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

  尽管工大在人才外流的大潮下流失了一批年轻人。但也有一批工大的中坚经受住了大都市、高收入的诱惑,怀着“热爱内蒙古、扎根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激情与理想,回到了母校。博士生导师邢永明教授出生于内蒙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于内蒙古工学院,先后两次进入清华大学深造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又到法国和日本作了两年博士后,并于1991年被教育部派往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期间曾有国内外很多著名大学都向他发出过邀请,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