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生作品上万幅,浓缩百年中国史 “悲愤画家”的艺术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08:40 南方日报

  名作

  冰兄于1931年起投入到中国漫画艺术圈,作品内容多以暴露侵略者的罪行及申诉人世的不平与苦难为主题,一生作品达上万幅,不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宽广的人文胸怀,还展现了他对现实深刻的反思,被称作“浓缩的百年中国史”。其中,尤以“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的“悲愤漫画”最为出名。

  “我有一枝笔,唔值二分银。可作大扫把,专门扫瘟神。”70年前,廖冰兄曾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以漫画为武器“驱倭扫蒋猛如虎”;70年后的他壮心未已,以老迈之躯为社会公益事业当后勤兵。暮年的廖冰兄虽然不再画漫画,仍坚持在当初从事漫画创作的人道主义的出发点,圆着他少年的梦——为世界“擦把脸”,让它永远清白光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猫国春秋》(1945-1946年)

  《猫国春秋漫画展》全部作品分为《鼠贼横行记》(连环画)、《虎王惩贪记》(连环画)、《黉宫灯影录》(组画)、《猫国春秋》(组画之一、二)、《方生未死篇》(组画)5个部分。各部分题材虽不同,但毕竟是属于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我国解放人民的、进步的、新生的力量与压迫人民的、反动的、腐朽的力量在抗战胜利前后的斗争。对当时兴起的反内战、争民主的浪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冰兄自语

  造就了我此生的有四个人,一个是日本天皇,我为救亡,成就了我的漫画;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邓小平。

  《禁鸣》(1945年)

  1945年秋,全民抗战胜利,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发动内战,独吞胜利果实,使中国依然置于其黑暗统治之下。而中国共产党则力求实现和平、民主,使中国走向光明。为了揭示这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斗争的意义,廖冰兄满怀悲愤绘成此图:黑暗企图钳制光明,但光明终将来临。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艺术家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多种表现手法的巧妙穿插,使作品具备了深沉的历史感和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冰兄自语

  我感到自己处于世界漫画史的纵横线的一个交叉点上,因为中外古今的漫画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而我的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不是使人感到轻松而是感到压抑、震撼。

  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

  《燃血求知》(1945年)

  1945年日寇投降后,廖冰兄把批判的锋芒转向独裁腐败的国民党。《燃血求知》是廖冰兄著名的《猫国春秋》漫画组画中的《黉宫灯影录》之一。当时,贪官污吏层层剥削教育经费,使当时在校学生的伙食质量急剧下降,即使如此,学生们仍然在蚊虫肆虐、夜无明灯的环境下读书学习。这是一幅20世纪40年代中国惊心动魄的“寒士图”。黄苗子认为,《猫国春秋》是不可逾越的杰作,其中这幅《燃血求知》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以说是冰兄漫画艺术之最。

  冰兄自语

  我的画很恐怖,但我的人一点也不恐怖,我的心肠其实是很柔软的。

  我是一个“双面人”,正面的廖冰兄怒目金刚,嫉恶如仇;背面的廖冰兄面慈心软,从善如流。

  文革前后·改革开放

  《打油词画》(1957年)

  1957年,廖冰兄画了这组画,画中对教条主义的讽刺,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花朵必须向上,太阳只许初升,画人定要笑盈盈,作画清规三订”。

  冰兄自语

  我现在画漫画不是生产炮竹,来得快,我是制造原子弹,用了很长久的时间积蓄力量,才能一朝释放。

  《自嘲》(1979年)

  1978年底,他对以往不断反思后,重新执起画笔,首先创作《自嘲》,描绘自己长期封闭在坛中,身心扭曲,在坛破之后仍不敢动弹的状态。这不是廖冰兄个人的悲剧,是概括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悲剧。作品于夸张之中满含辛酸,于感慨之中多有庆幸,成为一个特殊时代不可磨灭的符号。

  冰兄自语

  漫画不是玩笑,不是点缀,漫画是一种责任。我的漫画是骂画,我在骂人的同时,也审视自己。我有很多朋友,但我也很孤独。

  这些年,感谢邓小平开创的新时代,使我能做两件事:一是能讲人道主义了,这是我一生做人的宗旨;二是可以卖画了,后者可以让我在有生之年,有能力做些婆婆妈妈的事。

  本报记者郭珊

  遗愿

  家存20余遗作拍卖捐基金会

  子女每家只象征性留一两幅

  “在临走的时候,拿得越少越好,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会死得很舒服。”这是廖冰兄的座右铭。廖老的家人表示,他的所有作品都将回归社会,彻底实现老人一生的心愿。

  遗作拍卖支援基金会

  一辈子口诛笔伐的廖冰兄,到了晚年依然没有停歇。他过着近似“吝啬鬼”一样的生活,但是却毫不心疼地慷慨大方地捐款数百万元。“老人一辈子都在不断地捐画、捐钱,帮助他所看到的有困难的人。准确的数字已经无法得知。”最后的几年,老人转换战场,用平生的积蓄成立了“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只做两件事:一是从事少儿美术教育,一是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尽管腿脚不便,脑子也时常不清醒,但他依然痴迷地投入到为重症儿童和特殊儿童筹款的事业中。

  他的二女儿陵儿说,老人生前的大部分作品已经捐给广州艺博院和广东美术馆或者拍卖,如今家里仅存的20余幅作品也将按照老人的遗愿进行义拍,全部投入“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老人生前遗作,我们4家(老人的4个子女)每家只象征性地留一两幅,作为纪念。而老人留的一批生前好友、诸多名家赠送的名画,将按遗愿一件不留全部上交国家收藏,或做拍卖支援基金会。”陵儿告诉记者。

  骨灰可能用来栽小树

  除了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老人生前还有“不留骨灰”的遗嘱:

  “骨灰这玩意,既非生活用品,也非可供观赏摆设……我日后死了,可不必留……死了之后,大家都是一把灰,还有什么差异呢?我这个人穿不起龙袍也不想当皇帝,若死后同大人物摆在一起,既会有辱人家的尊严,也会使我自惭形秽。不如把骨灰散尽,让我魂游四方,岂不快哉!

  廖老的家人表示,按照老人遗愿,骨灰可能用来栽一棵小树。如果少年宫不拆迁,家人希望将这棵小树种在市少年宫。“与孩子们为伴,是老人晚年最大的心愿。”

  陵儿希望明年能够为父亲写一本传记,名曰《中国漫画史》,将把廖冰兄放到整个中国近代漫画史来写,按照老人心愿,最大限度地还原一个无所畏惧的猛士——廖冰兄。

  本报记者郭珊见习记者李培

  年表

  1915年,出生在广州大石街,父亲为他取名为廖东生。

  1932年,17岁开始在广州报纸发表反日本侵略漫画。

  1945年9月至1946年3月,画了100多幅总题目为《猫国春秋》的漫画,喷发着对蒋家王朝暴虐和腐败的积愤。

  1957年,冰兄因为《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诸公》,被打成右派,自此停笔22年。

  1979年,廖冰兄创作控诉十年浩劫的《噩梦录》。

  1994年,创作《残梦纪奇篇》组画。

  2003年,荣获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国美术最高奖——金彩奖。

  逸事

  冰兄妹妹叫廖冰

  提起漫画,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它能带给人们“会心一笑”的感觉。廖冰兄作为同华君武齐名的著名漫画家,一向以来被大家关注到的都是他画作中那种针砭时弊的“五四”风骨,却甚少注意到,其实这位“愤怒的画家”,还有着一个漫画家的“幽默的灵魂”。

  画外音

  “根据同样道理,高剑父一定是高剑的父亲。”——郭沫若

  廖老的幽默,从他给儿女们起名的细节可见一斑。他的4个孩子,分别取名为陵依(零一)、陵儿(零二)、陵珊(零三)、陵思(零四)。根据廖老挚友老烈的回忆,他给这4个孩子如此取名,一来图个省事,二来也因为他自己“就是个零”——零者,也就是一无所有、穷光蛋的意思。

  至于他自己的名字“冰兄”更是有一段著名的笑话。廖老本名廖东生,但在发表画作时,却用了“廖冰兄”这样的名字,因为他的妹妹名叫廖冰。根据黄苗子回忆,1945年,他同郭沫若一起参加廖冰兄在重庆的《猫国春秋》漫画展。郭沫若问起这个名字为什么如此奇怪,居然自称为兄?在得到回答之后,郭沫若便一本正经地说:“嗯,我明白了,根据同样的道理,高剑父一定是高剑的父亲,郁达夫的夫人一定就叫郁达,邵力子也一定就是邵力的儿子……”

  画外音

  “鸭子要成为作曲家,恐怕都比他容易得多。”——黄永玉

  很多人都说,廖冰兄多才多艺。这从他编写潮剧剧本的故事便可见一斑。但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趣——廖老是广州出生的广西人,平生连一句潮汕话都不会说。但在1961年,当时广东省委一位热爱潮剧的领导偶然间读到一个潮汕民间故事,认为可以写成潮剧,便请当时正在白云山劳动的两位被打成右派的潮籍文士编写,但二人写不出,于是同样在那里劳动的廖冰兄便拿来一本潮汕话韵脚书,几天工夫便写完了一场,后来甚至写完了整出剧,这便是现在的潮剧《槟榔》。

  像这样触类旁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著名画家黄永玉便回忆说,上世纪40年代末在香港,当时他与廖冰兄住在一起,而廖老告诉他,自己会作曲。一天晚上,廖老号称“灵感大发”,便一只脚翘在座位上,右手捏着刚画完画的铅笔,作起曲来。可是,黄永玉听了半天,听到的却只有一个音符:“咪……咪咪……咪咪咪……”黄永玉在文章中回忆说:“我这个最接近作曲的人都认为,鸭子要成为作曲家,恐怕都比他容易得多。”

  画外音

  “既然要建公厕,有我这么一坑,这还可以接受。”——廖冰兄

  不过,对于自己,廖老却始终有着自嘲的精神。据他的女儿廖陵儿回忆说,廖老经常是“精神粮食和物质粮食一起享用”,也就是在吃饭的时间里聚精会神地读报。而且,经常会读着报纸便忘记了自己吃了多少饭,还经常问家里人:“我吃饱了吗?”

  1995年时,广州市政府筹建广州艺术博物院,内设“廖冰兄艺术馆”,起初廖老极力反对,后来经市领导出面解释,他才表示可以理解,并且说:“哦,好啦。既然你们要建公厕,有我这么一坑,这还可以接受。如果是专门建廖某一个什么馆,那就万万不能!”

  本报记者郑照魁

  图:

  夫人凤珍在轮椅上度过二十年,廖冰兄不离不弃。

  2003年,廖冰兄为抗非典烈士叶欣题词“大医精诚”。

  《猫国春秋》

  《禁鸣》

  《燃血求知》

  《打油词画·花朵必须向上》

  《自嘲》

  2000年廖冰兄在香港参加画展时在《自嘲》前做鬼脸。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