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企业要放手购买外国品牌-访美科特勒营销集团总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11:25 人民网

  

中国企业要放手购买外国品牌-访美科特勒营销集团总裁
科特勒博士在家中与记者合影

  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是全球顶尖的营销咨询公司,于1981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立。20多年来,科特勒营销集团点石成金,帮助30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帮助“蓝色巨人”IBM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商到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1999年底,科特勒营销集团进入中国,迄今已为来自近10多个行业的近2

00家中国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其中包括TCL、海尔、科龙、荣事达、创维、平安保险和华润雪花啤酒等一批在中国市场上卓有建树的本土企业。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对科特勒营销集团来说最合适不过了。科特勒集团的成功,完全是两个亲兄弟导演的一出杰作。哥哥菲利普·科特勒,现年75岁,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教授,享有“现代营销学之父”的美誉,他的《营销管理》一书更是被奉为营销学的“圣经”。虽然在弟弟的公司里没有股份,但菲利普?科特勒却一直源源不断地向公司输送最权威的营销管理思想。弟弟米尔顿·科特勒,现年71岁,芝加哥大学博士。作为科特勒营销集团总裁,米尔顿·科特勒善于把其兄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被营销学界称为世界著名的营销实战大师。一个长于理论,一个长于实践,两相结合,焉有不成功的道理。日前人民网驻美国记者唐勇来到科特勒营销集团华盛顿总部,专程拜访了公司总裁米尔顿·科特勒。

  “一旦夫人退休,我就移居北京”

  刚一走进米尔顿·科特勒的办公室,记者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文化氛围。科特勒的书架上摆放着许多中文书籍,墙上还挂着一幅显然是中国朋友送的花鸟画,画上的中文字写得龙飞凤舞。科特勒个头不高,长得有点像佛,一身黑色西装,白色衬衣上的花领结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一般场合美国人极少有戴领结的。科特勒与记者热情握手,并递过一张名片。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诸葛慕中”这个中文名字。科特勒解释说,以“诸葛”为姓是因为他非常尊崇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中国谋略文化,“慕中”则有“仰慕中国”之意。

  科特勒对记者说,他已经让儿子托尼·科特勒掌管公司的美国业务和欧洲业务,自己则全力以赴抓中国业务。1998年以来,他已经累计访华75次,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去一趟中国,每次差不多要呆10天左右。说到这里,科特勒跟记者半开玩笑似地调侃起来:“我是北京人!因为我每个月都要去北京!我的夫人目前也在华盛顿,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一旦夫人退休,我就移居北京,申请成为中国公民!”。

  科特勒认为自己之所以中国情结浓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他最早是通过音乐认识中国的,“到中国赚钱只是一个意外”。科特勒说,他特别喜欢拉小提琴,曾经担任过华盛顿交响乐团董事会主席。这是一个志愿性质的兼职工作,没有丝毫酬劳,主要任务是负责给乐团拉赞助。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跟中国驻美使馆联络沟通后,他连续8次组织中国交响音乐代表团到华盛顿演出,不仅拉到了不少美国公司的赞助,也从此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1998年,当时的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邀请他以贵宾身份访华,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中国之旅。1999年,他再次应邀访华,成为上海首届国际音乐艺术节的特邀嘉宾。

  第二,他的很多亲戚都曾经在中国长期生活过,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科特勒介绍,他的姥爷1892年去了中国,在哈尔滨定居,曾经是哈尔滨一所大学的数学教授,1956年离开中国回到美国。他的姑奶奶1920年到中国天津定居,1952年离开中国去了澳大利亚。“我曾专程去哈尔滨和天津,拜访他们居住过的地方”。说到这里,科特勒打开电脑,让记者看他的这些亲戚当年在中国的照片。第三,中国有他的用武之地。科特勒说,在美国,营销已经相当成熟,而在中国,营销只有25年的历史,还相当年轻。他的中国客户基本上都是中国本土企业。“帮助它们打败跨国公司,对我来说很刺激,很过瘾!”

  【1】【2】【3】

人民网驻美国记者 唐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