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党校卖“编制”,卖掉的是公信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12:00 光明网
罗瑞明

  交纳数万元学费,毕业后就能到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工作。湖北鹤峰县党校2001年、2002年开办的大专班,对当地农家子弟的诱惑显而易见。然而,大专班的18名毕业生,在分配半年后却遭遇“分流下岗”。全家四处借贷来的学费打了水漂,3年学习等来的“铁饭碗”破碎,18个家庭踏上了上访之路,由此也揭开了鹤峰县党校“办大专班‘卖’编制”的内幕。(9月18日新华网)

  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都是以市场为导向,自择其业。而一个县级党校同学生签定如此协议:大专班学制三年;学生必须按时交纳学费4.2万元(含3年学杂费、住宿费、水电费);学习期满凭毕业证书,统一安排到乡镇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否则,党校无条件退回学生们缴纳的一切费用,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当今找工作难,大学生找工作更难的趋势下,能花个几万块钱,找个旱涝保收的事业编制工作那当然是再花算不过的事。

  党校本来是党员教育的场所,是党员干部培训的中心,其宗旨是为党员教育服务。怎么成了一所不伦不类的社会大专还能包分配,真使人困惑不解。原来这又是一个创收的杰作,有些地方建大楼,盖洋房兴有钱给钱,有力出力,没有钱没力给政策也行,在此这一政策就是为了解决党校兴建办公大楼的资金不足而另开的口子。这口子无疑是很诱人的,即使是贫困县,即使是有些人家穷苦潦倒,为了大半生能吃上皇粮也在所不辞。象报道中所举例的:中营乡金竹园村三组陈玉华的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当得知上党校毕业可端“铁饭碗”的消息后,尽管数万元的学费在当地几乎是天文数字,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全家还是东挪西借,甚至将父亲的工资存折抵押到信用社,终于凑够了学费。从中可以看出“编制”带来的强大吸引力。

  但是作为地方的党政部门红头文件不是象名片可以随便更换,定了诺言,收了人家的钱就要讲信用,就得兑现。但是承诺容易,兑现难,人家只尝了一点甜头,只上了半年的班就叫人家下岗,如果是如此也算是已经安排,那同社会上一劳务中介行骗有什么区别。

  这边是机构臃肿,人员过多,那边为了眼前的利益筹集资金,扩大招生事业编制人员,最终的结果因小失大,财政不断的增加负担,得不偿失。同时机构精简又造成剩余人员的下岗,造成了被招人员的损失,引起下岗人员的不满上访,真是两败俱伤。

  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事业编制人员的招录,直接套用公务员任用条例,也就是说逢进必考,因此这一党校的举措不仅严重违反了公务员任用及管理规定。还以集资为名,滥用权力,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是一种严重透支了政府信用的行为。

  党校以教学为名实为捞钱的行为,同党校的办校宗旨相悖,以红头文件规定承诺更为显得草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任何以变通的举止,任何以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出发的狭隘思想,都有损于政府的形象,其影响力和负面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