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决策与行动——栾川发展县域旅游经济的探索与实践(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4:54 大河网-河南日报

  编者按:栾川旅游声名鹊起,“栾川模式”叫响全国。今年8月,栾川县又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名县”称号,近年来,栾川县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创新理念,改革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旅游强县之路。

  栾川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的科学探索和成功实践。本报自即日起分别以《决策

与行动》、《美景与营销》、《建设与创新》和《理念与发展》为题,推出四篇系列报道,挖掘总结栾川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解读“栾川模式”,发扬栾川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做法和精神,为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使旅游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中原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巍巍伏牛八百里,“绿色栾川”竞风流。

  今年8月26日,在中国首届旅游精品推广峰会上,栾川县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名县”的称号,它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张张“名片”一起,使“绿色栾川、健康乐园”再次被人关注。

  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

  2004年8月,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和河南省旅游局组织课题组进入栾川调研,写出了《休闲栾川的崛起之路》的调研报告,栾川旅游发展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

  2004年10月,《中国旅游报》头版刊发的文章——《“栾川模式”考》,使名不见经传的栾川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2005年3月,“栾川模式”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家30多家媒体聚焦栾川,20多位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参与研讨。栾川旅游开始叫响全国。

  栾川2005年接待游客达到389万人次,比刚开发旅游时的2000年翻了四番,旅游总收入达到10.8亿元,是2000年的20倍,栾川这个贫困的深山区县创造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栾川旅游何以迅猛发展?有关专家总结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产业化发展。”其实,答案是多元的。

  从一穷二白到旅游强县,彰显党政主导魄力

  “栾川是伏牛山上的一颗明珠,是着力打造伏牛山生态休闲游的核心地带。”在刚刚召开的全省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大会上,李成玉省长如是说。

  从一穷二白到旅游强县,源于党政主导的不懈努力。1994年,栾川县第一个旅游景区鸡冠洞对外开放,直到1999年,栾川旅游仍然是接待型的,景区都是国有企业单位,门票收入连职工的工资都难以维持。

  1999年前后,以工、矿业为支柱的栾川经济因金属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走入低谷,全县财政收入不足4000万元。县域经济如何实现突破,成了领导者日夜思考的头等大事。

  有人建议,开发青山绿水资源,发展旅游。

  但栾川不是川,处处是大山,对外交通不畅,离最近的城市洛阳也有180多公里,且多是崎岖盘旋的山路,游客如何肯来?

  带着问题,当时的县长张献会(现任栾川县委书记)带着四大班子成员奔赴四川九寨沟考察,汽车从成都到九寨沟跑了整整一天。就是这次考察,得出了“交通不是制约旅游发展的根本因素”的结论,坚定了决策层发展旅游业的决心。

  栾川一改传统思维方式,用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发展栾川经济的优势。栾川拥有的不仅仅是50多种矿藏的优势,还有青山绿水、崇山峻岭,尤其是高达83.3%的森林覆盖率,这是上天赐予栾川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体系的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中,栾川有8大类26个亚类84种基本类型。这些成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掌中之宝,于是2000年8月,县委八届三次全会响亮提出“旅游强县”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决定》,要求“大抓旅游,抓大旅游”。这是栾川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次战略决策,也象征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春天的到来。

  栾川“党政之手”要把栾川的山山水水“点石成金”!

  于是,就产生了“党政主导,建立高效发展机制”这一手段。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旅游创建指挥部,成立了以5位县领导为正副组长、26个委局为成员单位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栾川县旅游工作委员会。栾川把旅游业确定为“一号工程”,县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带头抓旅游业的决策和协调,全县各单位、各乡镇、各旅游企业,围绕“旅游强县”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部门联动,同心同德,共唱旅游发展一台戏,共同奏响旅游发展协奏曲。

  在旅游业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中,栾川县四大班子会议听取汇报并讨论议事,县委常委会议专题审议决定,民主议事、集体决策使栾川发展旅游的各项决策,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形成了高度一致的意见,为落实决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各级干部职工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把县委的各项决策化为自觉行动,“旅游强县”战略得到有效实施。

  栾川旅游迅速起步,快速发展,党政主导起了关键作用。但栾川党政主导而不包办,政府到位而不越位。主导规划,主导基础设施建设,主导整合营销,为栾川旅游异军突起创造了硬环境。就这样,栾川“党政之手”举起了“市场之手”,使旅游业大跨步前进。因此,国家旅游局原规划与财务司司长魏小安到栾川考察后说:“全国旅游看两川,省级看四川,县级看栾川,国家提倡多年的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的做法在栾川找到了例证。”

  从资源大县到旅游名县,彰显决策执行有力

  2000年,栾川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并提出“奋斗5年,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名县”的目标。之后,全县上下掀起了一场旅游经济战。

  落实决策,从领导做起。县委书记张献会,凭着扎根山区30年的丰富工作阅历,广泛查阅各种资料,多方拜访旅游专家学者,无数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仅抓事关旅游发展的大政方针,而且现场办公,解决具体问题。在繁忙工作中,他写成了6万多字的《栾川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研究》一书,有力地指导了栾川旅游的发展。

  县长谷树森更是站在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他指出“栾川由旅游资源大县迈向旅游经济强县,关键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叫响特色品牌,丰富旅游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与做精做细相结合,尽快形成高品位、多元化的旅游产业链。”每年的十几项重点旅游工程项目,他都分别到现场考察指导,亲自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类具体问题。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县人大、县政协领导不仅积极参与旅游决策与协调,而且还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为旅游发展出主意、献计策。

  县里制定《关于加强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建设的若干规定》,全力打造精品景区。按照县里投资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建设,企业投资景点开发包装的思路,县里投资修筑25条旅游公路330公里,老君山、龙峪湾、鸡冠洞、重渡沟等主体景区先后累计投资1.2亿元,分别完成了主体景区的规划与建设。通过抓培训、抓管理、抓服务、抓规范,景区基础设施、环境面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栾川境内有鸡冠洞、龙峪湾、重渡沟三个国家AAAA级景区,有老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滑雪场、九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等50多个各具特色的景区(点),已经打造出一个集山水游、农家游、溶洞游、温泉游和滑雪游于一体的中原休闲度假旅游群落。

  从誉满中原到叫响全国,彰显科学发展魅力

  2006年4月22日-24日,首届全国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论坛在栾川举行。

  7月11日-14日,第十二届全国风景溶洞研讨会在栾川举行。

  自去年4月以来,全国200多个市、县党政旅游考察团来到栾川参观考察。

  栾川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山区县,粉墨登场,走出中原,走向全国。

  栾川因何有如此魅力?山水栾川,休闲栾川,和谐栾川,平安栾川,健康栾川可能都是她的魅力所在。正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2005年8月,来自全国20个省电视台都市频道走进“绿色栾川”,其中一家电视台制作的20分钟专题片--《科学发展,彰显栾川魅力》、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播出的《声名鹊起的栾川》等都从深层次揭示出栾川旅游发展的奥秘。

  栾川在旅游发展中恪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成立了“栾川县旅游开发评审委员会”,明确提出没有规划不能上项目,规划不通过论证不准实施,项目不经审批不准动工的“三不准”规定,有效避免了无序竞争和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一些破坏自然的行为,使栾川旅游一开始就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前进。

  大力营造优美环境。在旅游景区实现良性发展的同时,拥有“工矿大县”之称的栾川还对大气、水和居住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2003年7月,栾川县实施“蓝天工程”,将城区28台燃煤锅炉全部更新为环保型锅炉。去年年初,城区最大的污染企业、投资300多万元已使用26年的洛钼集团冶炼公司整体搬迁。如今,栾川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的确如此,栾川高达83.3%的森林覆盖率,空气中6万个/立方厘米的负离子含量,高达85%的优质水覆盖面,景区全年空气质量全为优……这些都是栾川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

  在走一步、换一景、赏一画的栾川城区周围,不管是“刺破青山锷未残”之老君山,“云为衣裳雾当装”之龙峪湾,还是“水流潺潺人欲仙”之伊河畔,透出的都是无比之幽雅,感受到的都是那么的怡人。“栾川最大的资源是环境,最大的看点是生态,最大的文化是老子,最大的卖点是健康。”

  北京旅游学院杨乃济教授在全国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论坛上赠给栾川四句话:“众生和谐的大美天地”,“道法自然的健康之都”,“天人合一的'3N'圣境”,“老子永远属于栾川,栾川永远属于老子”。这是对栾川旅游景观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栾川旅游发展前景的展望。

  栾川旅游业在发展中创新,在科学决策下行动,必将推动其真正走向“3N”圣境。

  本报记者韩嘉俊张莉娜通讯员张志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