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平民学校”能走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4:54 大河网-河南日报

  9月23日下午,北大宿管中心清洁工刘俊以一口纯正的英语作为开场白在北大平民学校启动仪式上讲述了自己的求学梦想。88年前,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曾倡导创办了“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昨天,“平民学校”在北大“重张”。(《北京青年报》9月24日)

  88年前的北大设“校役夜班”开风气之先,甚至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而88年之后,北大重拾大学的社会责任,也是理所当然。面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大背景,

这种风气的重振,固然给推进教育公平增添了一抹亮色,但笔者同时也很担心,这种模式到底能走多远?

  “平民学校”能走多远,实际上取决于大学自身对此事的认同程度。目前北大并不接受北大以外民工的培训,这实际上并非北大的歧视性政策,而是北大可用于外来工培训的师资力量有限使然。88年前的北大“校役夜班”的授课老师,绝大多数是在校的北大本科生,而在今天,要将北大“平民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同样也要依靠在校学生,否则,单纯依靠北大教师的力量,北大的“平民学校”将很难持续下去。

  实际上,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平民学校”上课本身也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表达承担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有效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平民学校”是一场互惠互利的教育活动,并非某一方给另一方的恩赐。这点北大应该认识得到。

  笔者以为,与88年前相比,今天的社会是商业社会,在这样的现实境遇下,一些大学生有可能在思想上为“平民学校”执教的兴趣不大。对这些想法,北大应该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除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之外,在实际操作中,也要严格规范“平民学校”的运作,更不能将“平民学校”办成一种新形式的特权学校。如果这样,受惠的将不是真正的“平民”,这样的“平民学校”也是不会长久的。①8

  □欧木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