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曝光“老赖”以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6:00 光明网
金海燕

  安徽省银行协会于近日首次曝光了23家欠款不还的“老赖”企业,这23家“老赖”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总共1.477亿元,其中最多的一家拖欠7740万元;拖欠时间最长的一家,拖欠期限已经超过10年。(9月21日《安徽商报》)

  银行对“老赖”进行曝光,其实只是一种无奈之举,若不是多次讨债不果,甚至有人在贷款时就持了“贷不贷款是你银行说了算;还不还款就是我说了算”的思维定势,因此

对银行的讨债有恃无恐,银行才会出此下策。只要想一想,在安徽全省18家金融机构里,贷款到期不还的企业,绝对不会只有23家,而把这23家作为首批推出,必有其无可言说的苦衷。譬如有一家名为“颍上县粮油食品厂”的企业,从1995年起,先后从银行贷款12笔,总计欠款1139万元,至今分文未还,对于这样缺乏诚信的企业,曝光虽然未必能让它立即还贷,但至少可以昭示与它有经济来往的单位,多一个心眼,多几分警惕。因为按照银行协会的说法,曝光企业如果在30天内,不采取切实措施落实银行债务,就将受到银行的“联合制裁”,除非是准备“赖”到底的“老赖”,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杀手锏。

  然而,为了银行自身的利益,银行对“老赖”使出杀手锏固然理所应当。但我认为银行似乎更应当查一查:为什么当时会把这些钱贷给了“老赖”?在这些贷款的背后,有些什么猫腻?就说那家“颍上县粮油食品厂”的贷款,既然前面一笔笔贷款都无法还贷,为什么给它贷了12笔贷款,难道在前三、前四笔贷款到期不还,甚至第六、第七笔贷款到期不还时,还不能刹车停贷,非得等到第十二笔时,才想起它的前十一笔贷款未还?

  这几年国家审计署不断审计出数额巨大的银行违规贷款,常常让咱百姓感到乍舌,但据知情人说,审出的只是银行违规贷款的冰山一角,而在“违规”的背后,常常伴随着的是违法。因此,我认为要真正有效减少银行的坏账和死账,要让每个贷款者都不敢当“老赖”,固然要对“老赖”使出杀手锏,然而正如俗话所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更重要的是银行在放贷前、放贷中和放贷后,对每一笔贷款都认真负责,这样才不至于把钱贷给了“老赖”,即使有人想“赖”也不敢当或当不成“老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