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严控重奖彰显公共财政理性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8:26 法制日报

  一语中的

  石敬涛

  近日,郑州市政府发出通知,针对目前政府表彰中主办单位相互攀比、滥施物质奖励的情况,要求各部门严格控制表彰活动中的物质奖励。今后,类似奖励少林寺方丈百万元

汽车的钱物表彰活动将被严格控制。此举表明当地政府严格控制重奖的决心,彰显公共财政的理性回归,值得肯定。

  政府重奖企业明显有违公共财政的本质和宗旨。企业是具有营利性质的单位,虽然带动了当地GDP的增长和税收的提高,但是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也是赚得“盆钵满”。而且企业盆钵里的真金白银,就是来自消费者。政府用纳税人的钱重奖生产企业,这实际上等于纳税人为名牌产品进行了二次支付,这对于市场经济语境下公平竞争的其他企业来说,也有不公平竞争之嫌。

  同时,政府重奖有“杰出贡献”的官员同样不妥。作为政府公务员,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其他任何“政绩”,都是官员的分内之事。公务员的工资就是对其工作的回报。而且,有关官员很可能因为这个显赫的政绩而在仕途上有所得。如果政府再以纳税人的钱来重奖官员,在情理上和法理上难以说明。

  公共财政是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来生产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或者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的时候派上用场。公共财政也因此而被注入了更多服务的理念。由此来看,郑州市严控政府重奖的做法,是公共财政的理性回归。同时也应该看到,郑州市严控政府重奖的做法,仅是出于一种自觉,而没有纳入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而在那些还没有觉醒的公共财政领域,依然受不到应有的制约。公共财政约束机制也应结合实际的不断发展,并与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契合在一起。就目前而言,虽然还没有一个公共财政转型的、具体的、无所不包的细致蓝图,但只要有像郑州市的这种逐渐的理性回归,那这个细致蓝图就会越来越清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