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标准的差生为啥变成了天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9:55 大河网-大河报

  8年前,王楠子还是上海某初中的初二学生,由于上课爱接话茬,爱开玩笑,课外爱踢足球,成为老师心中标准的差生,被班主任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当时总觉得班级是分等级的,我始终是差生。”王楠子说。其父设法将他送到美国读书,结果他的缺点竟被美国老师当成了优点。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其父日前给报社写信说:“是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把许多本应成材的孩子弄成了水泥脑袋。”(见9月25日《东方早报》)

  王楠子是幸运的,让他摊上了这么个好爸爸,假如当初他仍在国内接受教育,其结局可想而知。差生成为天才——两种教育方法造成两种如此截然不同的后果,应该引起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了!

  一个少年爱开玩笑,迷恋运动,会拉小提琴,敢于质疑老师的观点,应该受到老师的鼓励才是,因为这些禀性体现了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欲望,可在我们的老师眼里,这些特点恰恰成了令人头疼的缺点,以致认定他是个差生。

  由此我怀疑,虽然我们的教师天天嘴里喊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到底什么是创造能力他们搞清楚了吗?在他们看来,唯唯诺诺,一心听老师话,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好学生,就能有创造发明。而在教学方法先进的国家,教师从不要求王楠子死读书,当发现他会拉小提琴,老师就立刻让其加入管弦乐团,而在他原来的学校里,老师甚至不知道他还有这一手。

  尤其令人深思的是,当他当堂纠正美国中学老师的错误时,老师竟然说:“你真是个天才。”“太受鼓励了。”王楠子感叹,正是那些记忆犹新的鼓励促使他真正开始自觉地学习和奋斗,使他彻底摆脱了差生的自卑心理。

  我们的教师如果不坚决破除既有的人才观,还是以原来的评价标准去划分优等生和差生,那么即使创新教育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结果与目标必定南辕北辙,因为他们连眼皮底下的天才学生都不认得。王楠子的现成例子再次警示人们:中国教育机制非改不可!□王学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