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家八口走上漫漫长征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4:58 新民晚报

  

一家八口走上漫漫长征路
一家八口走上漫漫长征路
一家八口走上漫漫长征路
一家八口走上漫漫长征路

  本报特派记者张黎明

  他的父亲牺牲在掩护战友突围时,他的母亲病逝在远征途中的大草地边,全家9口人都参加了红军,其中8人走上漫漫长征路……如今,92岁高龄的李中权将军是唯一健在的人

  2006年5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西直门内大街一个大院,拜访原南京军区空军第二政委李中权将军。

  开国将军李中权战功赫赫。他既有铮铮铁骨、战友情深,也有赤子之心、儿女情长,与平民百姓一样拥有淳朴炽热的情怀。

  在宽敞的客厅里,记者和将军面对面,聆听他讲述催人泪下的往事,体味他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父亲牺牲星夜上坟

  记者:您父亲是位早年参加革命的红军游击队员,为掩护一名红军战士突围而光荣牺牲。事后,您在部队听到了这个噩耗,连夜跑了几十里路去寻找父亲的坟墓,给他上坟,能讲讲这段往事吗?

  李中权:自从红军主力部队开赴前线后,地方游击队全力支前,我父亲带病上山为部队砍柴。一天中午,父亲在山上遇到一名从前方送信归来的红军通信员,当知道他还饿着肚子,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干粮给了他。

  没想到,那战士刚吃了几口,他俩就正面遭遇了敌军侦察兵,为了掩护通信员递送情报,父亲挺身而出。他一把摘下了通信员的红星军帽戴在自己的头上,迅速将通信员推倒在草丛中,而他自己边跑边喊,拼命将敌人引开。

  在搏斗中,父亲用砍柴刀连续砍死了2个敌人,他自己也身负重伤,昏倒在山上。不知过了多久,父亲才慢慢地苏醒过来,他趁着夜色,忍受剧烈的伤痛,终于爬回了家。

  母亲和哥哥、弟弟立即找船将父亲送往红军医院。由于敌情变化,医院已经撤离。当一位留下来照顾重伤员的女军医赶来抢救父亲时,他已经失血过多牺牲了……

  当时,根本没有棺材,乡亲们就在附近的坟地边挖了一个大坑。一片哭泣声中,亲人们掩埋了父亲的遗体。母亲悲痛地扑在坟上,用颤抖的右手在父亲的坟碑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

  几天后,我从那位脱险的红军通信员那里知道了父亲牺牲的消息。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父亲上坟。部队的领导和战友都十分理解我的心情,于是,我连夜出发,披星戴月,走一阵、跑一阵,一口气赶了几十里路,终于在天亮前赶到了通江河南的肖口梁,按照红军通信员的描述,在坟地的最边上,找到了那个画着五角星的坟墓。

  我一下子跪倒在父亲的坟上,嚎啕大哭。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我给父亲的坟上撒了一些新土,向着墓碑深深地三鞠躬后,就急匆匆地返回部队。

  省委密令战友遇害

  记者:当年,张国焘在红军部队中大搞“肃反”运动,错杀了许多红军将士,您的大哥也是在“肃反”中遇害的,您自己也差点身陷囹圄。在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雪山草地前,您当时在红军独二师任政委,您的搭档马骏师长为什么会被张国焘下令秘密处决?

  李中权:马骏同志原来是川西大金川丹巴一带的藏族头人,他积极响应我党的号召,武装起来反对国民党军阀统治,于1936年春天拉起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投奔了红军,他们大多数是藏族同胞。红军总部决定给这支队伍授予大金川独立第二师的番号,并任命马骏为师长。同时,红军总部从各部队抽调了100多位干部到独二师任职,我被组织上任命为师政委,金仕伯同志任副师长。

  这支部队一半是骑兵,英勇善战、强壮慓悍,配备了300多支步枪,其余是长矛大刀。很快,我与马骏成了好兄弟。记得在一次战斗中,我左腿中弹负伤,马骏闻讯后立即赶到医院看望我。

  7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八旺镇的独二师师部,突然收到一封急件,要我立即赶到红91师,有要事商量。于是,我当晚赶到位于丹巴县城的91师,与徐深吉师长和桂斡生政委见了面。他们拿出一封由川陕省委书记签署的密电,内容是:“奉张主席(张国焘)指示,部队即将第三次过雪山草地,继续北上长征。考虑到独二师马骏师长可能不愿随行,你们可将其秘密处决。”

  看完电报后,我十分震惊。忙问徐师长、桂政委:你们意见如何?他俩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又反问我:最近马骏有没有什么反常举动?我说:没有任何反常,他表现不错。你们是不是发个电报向省委说明一下,千万不要随便杀人啊。这时,桂政委劝我说:老李,眼下部队随时要行动,拍电报再说明也来不及了,命令是最高领导下的,再请示也无济于事。对此,徐师长也表示非常无奈。第二天,马骏师长不幸被害于丹巴县城。

  这件事,积压在我心头50多年。1986年我分别向中央纪委、四川省委写信,要求为马骏同志平反昭雪,为他的子女落实政策,我的做法,得到了徐深吉同志的支持。

  事后,马骏同志的子女们专程来北京看望我,还用藏族的礼节向我献上了哈达。他们已经摘掉了反革命家属的帽子,享受了烈属子女的待遇,组织上还为他们妥善地安置了工作。

  大草地边与娘永别

  记者:李老,您有一位英雄的母亲,她老人家在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不顾自己年过半百,毅然带着您3个未成年的弟妹走上长征路,最后,她老人家病逝在西康大草地附近。您还记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的情景吗?

  李中权:在长征路上我一共见过母亲三次,1936年6月是最后一次。一天,我在率部执行任务途中,突然迎面见到了母亲和3个弟妹。那时,母亲面黄肌瘦、极度憔悴,她双眼含着热泪呆呆地望着我,弟妹们紧紧地依偎在母亲的身边,累得已经说不出话了。还是中柏弟弟最先打破了沉寂,向我讲述了母亲带着他们跟随红军翻越夹金山、跋涉丹巴河的经过。

  我望着疾病缠身的母亲,真是心如刀绞,我没有办法将她就地安置、治疗。当时,我的母亲已经53岁了,她从小裹的脚只有几寸长,部队马上要过大草地,她能挺过去吗?一种不祥的念头顷刻在我的脑海闪现:大概这是我最后一次与母亲见面了。

  军务很紧。通信员几次催我该出发了,可我真不忍心离开母亲,当时,我身上的银元、盐巴都没有了,于是,我就写了一张便条,请前面的部队为母亲解决几天的口粮。

  可母亲还反过来安慰我,她说:“放心,我能走,这两年都走过来了,还愁走不到陕北?你快走吧,别误了大事。”最后,我只能把自己的一匹马留给了病重的母亲,并嘱托弟妹好好照顾母亲,随后就追赶部队去了。

  两个月后,我在甘南见到了弟弟中柏,他一见到我就失声痛哭,一边哭一边说:“三哥,我们没有娘了!”他告诉我,母亲在炉霍县大草地边的东谷喇嘛寺旁病逝,弟妹们用手抠土掩埋了母亲。弟弟还交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母亲去世的日子:1936年7月7日。

  ……

  说到这里,将军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记者也被他的讲述深深地感染了,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因担心老人情绪太激动,记者不得不终止了这次采访。

  1986年秋天,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李中权将军和弟弟李中柏重返当年父母亲牺牲的地方,他们希望能寻找到双亲的遗骨。然而,这些地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未实现的愿望成了将军心中永远的痛……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庭,全家都参加了红军,先后有7位亲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将军的客厅里,悬挂着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的题词:满门革命赤子,辉煌永留青史。

  李中权将军简历

  李中权,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川东游击大队政治委员、中共川西道委组织部部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中共天全县委书记、金川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第二分校大队政治委员、第二分校三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6军政治委员兼衡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等职。

  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军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空军参谋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中权将军题词

  1991年,《冀热辽烽火》影集出版,李中权(右)向彭真同志汇报出版情况

  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与弟妹合影,左起:小妹李中秋、四弟李中柏、五弟李中衡、三哥李中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