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应急决策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6:05 红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落实这一要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作出决断的能力,即应急决策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努力提高应急决策水平。

  一、提高应急决策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决策能力,既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决定性环节,更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提高应急决策水平是领导干部适应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曾经出现过和尚未出现过的各种突发事件。这种非常态、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对群众的生存和环境造成预料不到的灾难性后果和危害。在我国主要包括自然灾难、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能否正确应对和处置这些突发事件,为群众安居乐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对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挑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视现实,敢于应对,有效处置突出事件,不断提高应急决策水平。

  (二)提高应急决策能力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夫民者万世之本也”,就是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突发事件常常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创伤。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群众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必须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动;就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就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三)提高应急决策能力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的能力。领导干部是治理一方的组织者、领导者,其应急水平如何,是检验其领导能力和工作智慧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领导干部政治态度、思想觉悟和执政能力的综合体现。当前,我们干部队伍总体素质是高的,但也确有少数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水平不高,方法不多,成效不佳。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这个关键不放松。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促使干部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提高应急决策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应急决策正确与否,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能力强弱。有效处置突发事件,适时地作出正确的应急决策,要求领导干部加强理论素养,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

  (一)反应快捷准确的判断力。提高应急决策能力,首先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培养和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力。领导干部应具有敏锐性,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善于从那些初露端倪的现象中察觉突发事件,迅速、及时并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加以观察和分析,而不能在突发事件已经出现了,还昏昏噩噩,懵然无知。领导干部应当把握准确性,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就要把准性质,弄清原因,掌握导致突发事件出现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能在突发事件已经产生危害时,还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领导干部应当掌握方向性,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分析和借鉴过去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判断和把握事态发展的方向,争取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性,而不能在突发事件出现较长时间了,还反应迟钝,行动迟缓。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学习,深入工作实际,这样才能增强敏感性和洞察力,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判断力。

  (二)遏制事态恶化的控制力。处置突发事件,事关全局,其关键在于控制住事态发展,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否则,很容易形成“多米骨牌效应”,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事态发展恶化,首先要采取心理控制法。无论哪类突发事件,都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和压力,使大部分人处于强烈的冲动、焦躁或恐惧之中。所以,领导干部首先应控制自己情绪,以“冷”制“热”,以“静”制“动”,冷静沉着,镇定自若,从容应对。同时,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组织控制法,在组织内部迅速统一思想,使大多数人有清醒认识,稳住自己的阵脚,并善于整合各种力量,调动各种手段,协调各方关系,齐心协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三)科学民主果断的决断力。决断力,反映领导干部的能力和魄力。面对突发事件,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决断力,势必贻误时机,祸害无穷。领导干部要敢于决断。子曰,君子当“敏于行而纳于言”。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处理紧急问题,最忌讳唯唯诺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干部要大胆决断,独立决断,敢冒风险,敢于负责,不能因为怕丢乌纱帽,而不敢决断。领导干部要当机决断,根据对突发事件的准确分析判断,掌握好作决策的时机和节奏,适时地作出决策,不能囿于常规,近部就班,而推迟决断,错失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时机。领导干部要关于决断。领导决断,事关事大。决断必须讲民主讲科学,不管突发事件来得如何突然,如何迅速,领导者必须利用极其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征求现场有关人员特别是技术专家的意见建议,以求决策的慎重稳妥,决不能在自己把握不准的情况,借口情况紧急,而一意孤行,胡乱决断。

  (四)广泛动员群众的组织力。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对于处理突发事件来说,既是治“标”的迫切需要,又是治“本”的根本举措。要善于疏理群众情绪,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出现的必然性和暂时性,消除隔阂,增进了解,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善于集中群众智慧,采取公示、听证等途径,扩大群众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参与度,使应急决策真正集中民智,体现民意。要善于凝聚群众力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在突发事件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以团结最大多数群众,凝聚最大多数人心,发挥群众最大作用。

  (五)敢于冲锋陷阵的行动力。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要敢于挺身而出,临机决断,有效控制局面,把利为民谋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敢于靠前,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置身一线组织指挥,带领干群攻坚克难,稳定人心,鼓舞士气,尽快解决突发问题。要保持冷静,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会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遭到群众的围攻和指责,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心里调适能力,临阵不惧,激而不怒,以泰山崩于前而不慌的沉着冷静,从容应对。要善于沟通,提高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度,允许新闻媒体进行全面、细致甚至是现场报道,防止不切实际的误导;要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态的进展情况,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三、提高应急决策能力要建立配套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

  

  提高应急决策能力,需要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来落实,需要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来保障。

  (一)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支持机制。及时准确、严格高效的信息支持系统是有效应对紧急事件的基本前提。要广泛收集信息,制定一套严格的信息报告程序,通过内部报告制度,外部信息收集网络,使这些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决策层,以便有效决策。要精心整理信息,设立专门机构,及时接收、处理信息,并迅速、畅通地报告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反馈信息,对那些需要全社会成员知晓的信息进行公开披露,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与媒体联系,通过新闻媒体把有关信息传达给社会,以便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采取一致的行动。

  (二)建立形式多样的决策咨询机制。荀子在《君道》中主张君王以身边亲信、辅臣的智力来延伸自己的智力,使其局限性得到弥补。应急决策所面临的事件往往相当复杂,仅凭个人或少数人往往难以办到,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应急决策真正建立在民主化、科学化基础上。要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或邀请他们参与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尽可能将本地的“乡土人才”利用起来,建立兼职“智囊团”,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三)建立高效统一的指挥协调机制。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种力量,集中各方智慧。要建立以各级党委政府为核心,各职能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中枢指挥协调机构,确保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充分的资源和力量,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要建立应急联动队伍,在党委政府统一调度指挥下,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矛盾特点,一遇突发事件能快速反应,相关部门能自觉协同作战。要建立反应控制系统,有针对性地设置应对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便能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使损失降到最低。

  (四)建立权责明确的制衡约束机制。要完善应急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应急决策失误造成的责任,按照决策权利与决策责任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那些隐瞒真实信息,误导决策,以拖延、回避应急决策,或不作为方式消极决策的参与者,要追究其失职或渎职责任。要完善法律制约机制,对那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规避法律的应急决策方案,有关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机关有权否决;对事故有重大责任的官员及临阵脱逃的有关责任人员,要通过司法程序严厉惩治。

稿源:红网 作者:曾昭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