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悉尼告诉北京什么?”中澳启动首次青年友好交流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7:4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常璐)“环境保护、公共交通、清洁能源……悉尼奥运会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因素都需要重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亨利站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台前,用英文和不流利的汉语发表题为“悉尼奥运会对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启示”的演讲。

  这是澳大利亚青年学生代表团26日与清华大学学生座谈时的一幕。没有高高在上的

主席台,折叠椅随意地围成一个个圆圈形状,手臂上都贴着绿色标识的两国大学生早已抛开陌生和拘谨,围绕奥运志愿者、校园中的志愿服务、悉尼奥运会对北京的启示、环境保护与绿色奥运四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驻议会秘书格雷格·亨特为团长的首批澳大利亚青年学生代表团25日抵达北京开始访华,代表团一行46人,成员主要是来自澳大利亚各高校的青年学生。在华期间,代表团将访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这是中澳建交以来首次进行的大规模青年友好交流活动。

  代表团中许多学生都学过中文并给自己起了中国名字。每个人都积极用南腔北调的汉语表达着对中国的感受:“我毕业后打算在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工作。”来自墨尔本大学、中文名叫“红梅”的女孩说。

  “悉尼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很发达,可是听说清华大学已经有近4000志愿者报名参加北京奥运会,我还是很惊讶。”昆士兰大学的魏俊林模仿北京的“儿话音”惹得全场学生哄堂大笑。

  来自香港的谢嘉豪是清华大学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与澳大利亚朋友谈起了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他们对香港很感兴趣,大家都是年轻人,话题非常广泛,政治并不是不能触及的话题。”谢嘉豪说。

  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澳大利亚期间,提议邀请100名澳大利亚青年于今明两年访华。为落实这一访问成果,促进两国青年相互了解和友谊,巩固中澳21世纪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关系的社会基础,全国青联于今明两年各邀请50名澳大利亚青年代表访华。“澳中两国青年学生交往的成功模式为今后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未来澳中两个国家交往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亨特说。(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