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季羡林:提到翻译,我感觉惭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20: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李忠发)9月的北京,温煦的阳光照进解放军总医院的一间病房里,身着病号服、精神矍铄的季羡林说:“提到翻译,我感觉惭愧”。

  站在季羡林老先生面前的是中国译协会长刘习良和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他们在病房了举行了一次特殊的颁奖仪式,授予季老“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住在解放军总医院已3年多的季老安详地坐在沙发上,满面红光,笑容可掬,一双睿智的眼睛透着和善的光芒。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楚,完全看不出眼前就是刚刚度过95岁华诞的国学大师。

  “我是搞翻译的,但我不是多么突出。现在把终身成就奖颁发给我,我感觉到还应该努力。”季老把荣誉证书和奖牌紧紧抱在胸前。

  季老获得这个终身成就奖可谓实至名归。他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一个多月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看望了季老,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高度重视翻译和文化交流工作,并多次呼吁建立“国家翻译奖”。他是中国译协最初的发起人之一,2004年当选为中国译协名誉会长。其主要译著包括译自德文的马克思著《论印度》,译自梵文的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印度名剧《沙恭达罗》,译自英文的如特丽耶·黛维的《家庭中的泰戈尔》等等。

  听说中国译协要来医院为他颁奖,季老特意改变了生活规律,提前吃了午饭,等待客人的到来。看到客人进门,季老脸上露出笑容,并示意自己不能站起来迎接。

  “现在我们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文化也要跟上来。我们的五千年文化之所以久盛不衰、没有间断,是因为通过翻译接受了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翻译外来典籍使旧文化中随时注入了新鲜血液。”谈到翻译,这位年已望百的老人仍有说不完的话。

  “提高翻译质量,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少讲大道理,多做实事,开展扎实的翻译批评和社会监督。”季老语速不快但言之切切。

  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郭晓勇表示,季老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是对他卓越成就、严谨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的充分肯定,季老“当之无愧”。

  临别时,记者祝季老健康长寿,他幽默地说:“我在这儿是‘冒牌的病人’。我可以再努力10年,我有这个信心。”(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