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暨南大学研究小组成功完成“八六三”计划攻关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0:35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讯日前,广州暨南大学姚冬生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成功分离出一种新的蛋白酶。该蛋白酶对黄曲霉毒素(一种对粮食作物及其制品造成污染的强致癌物质)有特异性解毒作用。9月25日,暨南大学和广州康采恩医药有限公司共同斥资2500万元,使该研究成果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有望在抑制黄曲霉毒素危害,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效益。

  据介绍,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代谢产生的生物毒素,其毒性非常强,是砒霜的68倍、敌敌畏的100倍,被证明对人和动物肝、肾脏有很大危害。人类摄入被该毒素污染食品可诱发原发性肝癌、胃癌、肺癌等,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牲畜摄入被污染饲料可引起病理学变化,降低生长率和抗病能力,导致死亡率上升。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黄曲霉毒素后,引发肝癌的几率是一般人的60倍,而广东气温高、湿度大,非常适合黄曲霉生长。

  因治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事关重大,由姚冬生研究组担负的“重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基因工程菌”项目,被国家列入“863”计划。经过10余年的研究,该研究组率先发现并分离到一种新蛋白酶,证实对黄曲霉毒素具有特异性的高效解毒作用。相对于传统解毒方法而言,不仅成本低,且对产品品质无影响。目前,姚冬生等已将该蛋白酶的基因序列在国际基因库中登记注释,并确认为国际首创。

  校企双方认为,“重组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基因工程菌”一旦进入产业化生产,可运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卫生检测等多个领域,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饲料脱毒、食品加工、抗癌防癌的药用霉研制以及对特殊农作物的转基因改造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贺林平陈文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