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北“县中”如何看“高考新规”(民意回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2:56 江南时报

  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引起了南京市民的广泛关注。昨日,本报也接到不少外地读者的电话,发表对新方案的看法和建议。为此,本报特派记者对南通和盐城地区这些以“县中模式”为特点的学生和教育界人士进行了采访调查。

  盐城:

  新规对“县中模式”更有利

  “高考制度指挥下的教学原则缺乏人情味、高考分数模式僵硬、高考试题埋没了太多的人才、不顾及城乡差异是人们诟病高考制度的主要原因,但在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中,这几大顽疾都得到了很不错的解决。”盐城上冈中学贾老师评论道。该校采取的是“县中模式”,他认为教学内容设置上,“科目设置必修选修兼顾”,在最大程度上照顾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该校另一位老师也表示,高考新规将对县中模式更为有利。

  一些持赞同意见的学生认为,“一分”难死英雄汉的悲剧曾经上演了几十年,“统考算分,水平测试算等级”、增设“附加题”的做法让考生在分数上有了后退的空间,至少有了选择的余地。增设了“附加题”,你有多大的能量都可以发挥出来。人的生理状态“最佳期”各不相同,统一高考日期本身就有其片面性,“学业水平测试”分期进行的设想让未来的高考更具有公正性。

  然而,对2008年高考方案一些老师及学生还是持反对意见的。“城乡条件不同的鸿沟,苏南苏北教学条件上的差距一直制约着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盐城龙冈中学花老师说,新高考方案增强了对语、数、外三门科目的考试要求,这对苏北学校而言可能不会是一个优势。“从今年高考苏南苏北语文、外语两门科目的总平分上看,这两个地区学生的分值相差有20多分。”她说,只是由于地区教学差异及学生语感决定的,新高考方案可能对女生更为有利。

  本报记者 施广权 倪锋

  南通:

  要在培养模式上多研究

  许建平是南通中学的教务处长。昨天本报记者采访时,他指出:“草案应当说在尽力体现高中课改的理念,从某种角度说是对学生的一种解放。该方案特点在于统考与水平测试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指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考试中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原始分与等级分相结合、统一录取与自主录取相结合。”

  “高考新方案(草案)的出台,既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从选修上体现出了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可以说是目前较为稳妥的一个方案。”许处长坦言,高考新方案肯定要推广下去,很大程度上有力支撑着课改的推进。

  同时,许处长对新方案的出台也提出了建议。他说:“学校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模式上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重点把握方案的精神内涵和外延。”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他们表示,草案中的分级制度,与现行的新课改方向有矛盾。“等级多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如果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没有难度,分级制度的设定不但难以操作而且没有什么意义,而一旦加大考题的难度,明显会加重学生负担。”

  受这种模式影响的不仅仅是2008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看着学弟学妹们忙得应接不暇,高三学子们也生出了几许悲壮。“壮士一去不复还,我们可是没法复读的了。”几位高三学生对记者感叹。

  南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有考试就会有负担”,2008年高考方案将过去的“一考定终身”变为“全程考察”,将“唯分是从”变为“评价多元化”。此举不仅让学生有了自我选择的空间,同时也为学生减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高考的负担不会因此而消失。

  本报记者 陆海龙 李志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