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你问我,为何独行在路上?--有关单身问题的谈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4:05 大河网-河南日报

  

你问我,为何独行在路上?--有关单身问题的谈话

  

你问我,为何独行在路上?--有关单身问题的谈话

  

你问我,为何独行在路上?--有关单身问题的谈话

  

你问我,为何独行在路上?--有关单身问题的谈话

  

你问我,为何独行在路上?--有关单身问题的谈话
背景:当前在我国,一种社会现象颇受人们关注,那就是越来越多婚龄青年处于单身生活状态。这种现象甚至被大众传媒夸张地称之为“第三次单身浪潮”。那么,这些青年为何处于单身?他们面临怎样的婚恋难题?单身可否成为与婚姻对等的生活方式?社会应该怎样看待单身者?就此话题,本刊最近特邀几位亲身经历者和社会学学者进行了交谈。

  嘉宾:

  安吉(化名,外科医师,28岁)

  侯波(公司职员,30岁)

  王一娜(化名,私企老板,32岁)

  许圣军(纺织女工,26岁)

  蒋美华(郑州大学教授、社会性别研究中心秘书长)

  (应王一娜要求,记者没有给她拍照)

  宁愿等待也绝不凑合

  记者:按照传统观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理所当然的选择。鉴于这种背景,人们往往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处于婚龄而仍然单身者,将其称为“老大难”,对此,各位怎样看?

  安吉:首先我想说的是,尽管我们年纪不算小了,但可别因为我们还在单身就把我们当作“老大难”。称我们为“老大难”,一是没有将单身看作正常现象,二是认为单身者的条件不够好。这是不正确的。就个人条件来说,如今你会发现,很多大龄未婚青年,不仅文化程度高、经济能力强,而且相貌也绝对不差,甚至有部分人因为太优秀反而使婚恋变得困难了。

  记者:你是否因为自身条件太好而错过了最佳婚配时机?

  安吉:我不认为自己的条件多么优秀。这些年,我主要是由于学业和工作的原因,错过了在婚恋方面最有激情、最有感觉的适宜的年龄段。在大学,学医是最艰苦的专业,5年时间里我为了圆满地完成学业,全力以赴,根本无暇顾及感情,几次发展感情的机会都因为我的冷淡而错过了。好不容易工作了,又进了外科,对女性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比拼的是精湛的业务和充沛的体力,我常常几天几夜泡在病房里,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谈感情?

  记者:有没有感到来自同事和亲属的压力?

  安吉:怎么会没有!前几天,我发现自己竟然长了根白头发,慌忙喊来父亲帮我拔,父亲一边拔一边感叹:都有白头发了,还不找对象?听了父亲的话,我真是觉得很有压力,只能自我解嘲说:我把自己最好的时光都给了工作了。

  记者:这几年显现的单身青年问题主要集中在女性身上,而且是越优秀的女性,择偶越难。其中原因,我想,除了忙于事业无暇顾及感情之外,这部分人是否择偶时过于挑剔,对婚姻的期望值太高了?

  安吉:应该也有这个原因。毕竟,当人有了一定的阅历和事业基础之后,对婚姻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比如上大学的时候我比较看重对方的外形,现在则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沟通,也比较在意对方的事业发展。

  记者:是否可以认为,你目前处于单身状态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安吉:可以这样说。虽然我对自己目前的状态还算满意,但单身毕竟还是在路上,人总是期待着由单变双的一天,对婚姻我一直很期待。但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我宁愿单身也绝不凑合。

  不善沟通导致婚恋障碍

  记者:听说,侯波年初才从法国留学回来,用流行的说法,算是“海归”,这样的背景应该对很多女孩儿都有吸引力,为什么你还在单身呢?

  侯波:近十年来,我的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动。先是去南方当兵,之后到一所机关工作,再接着去法国留学,现在又进了企业。这种不断变动的生活让我在交友方面变得困难,虽然也遇到了几个比较合适的女孩儿,但由于大家走的不是同一个方向,结果都不了了之。

  记者:你怎么看待自己目前的这种单身状态?

  侯波:大多数时间,我觉得很好。做个单身汉非常自由,不必承担过多的家庭责任,想吃就吃、想玩儿就玩儿,需要工作了就在电脑前干它三天三夜,生活完全由自己来支配,不用顾及他人的感受。但有时候,这种了无牵挂的感觉也让人非常孤独,看着身边的朋友成双成对的,有的甚至都有了孩子,而自己还形单影只,就非常渴望成个家。可成家哪有那么容易?

  记者:在这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侯波:还是人际交流的问题吧。你别看我走了不少地方,但其实交友的圈子很窄。我们这代人活得其实挺孤独,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兄弟姐妹,不太懂得怎么和人交流。比如说我吧,曾经在网络上认识一个女孩,在网上我们聊得挺好,她还说我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可一旦面对面坐在一起,我就开不了口,不知要说些什么了。我觉得自己还是得多学习一些沟通技巧。

  记者:对婚姻你怎么看?

  侯波:我非常喜欢作家安顿对婚姻的描述:婚姻有时候会让两个人像互相取暖的刺猬,需要的时候无限地趋进,不需要时无限趋远。每个个体都想更多地保持个人空间上的充分自由,并希望自己能控制远近的程度和接触的频率。我希望自己未来的婚姻能够给双方都留出一点自由的空间,别把对方束缚得太紧了。当然,我不会逃避对婚姻应该负有的责任,这一点必须说明。

  打工女的婚恋难题更多

  (许圣军是个皮肤白净、腼腆内向的女青年,整个谈话期间她始终坐在最角落的位置,不时用手去扶脸上的眼镜框,一言不发。)

  记者:圣军,你26岁,这个年龄并不算大,听说也已经为单身问题焦虑了,是吗?

  许圣军:对城市女青年来说,这个年龄也许还小;但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女青年26岁还不嫁人,就会让父母家人非常担心。要知道,在家乡,像我这么大的女青年,孩子都满地跑了。

  记者:在纺织厂工作多久了?

  许圣军:17岁那年我从荥阳农村来郑州就一直干这行,到现在也有8年了。

  记者:8年的时间不算短,这期间一直就没有遇到合适的交往对象吗?

  许圣军:纺织厂女工多、男工少,除了工作我又没有太多的业余生活,所以靠自己不太好遇到。家里人和厂里的同事倒是都给我介绍过对象,但最终都没有成。

  记者:什么原因呢?

  许圣军:不是我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我呗。

  记者:能不能具体说说?

  许圣军:怎么说呢,家里人给我安排了几次相亲,可我看他们怎么看怎么别扭。比如说不注重仪表,说话粗粗拉拉的,对未来的生活也不太有明确的想法,反正离我的要求挺远的。在城市生活了8年,我对婚姻的看法也有了一些变化。我不要求对方多有钱,但至少要爱整洁、有上进心、有一技之长,要不以后两个人的日子该怎么过?单位的同事听说了我的事儿,就挺热心地给我介绍了几个同城条件较好的小伙子,可人家一听说我家在农村,家里条件不好,就犹豫了,勉强接触几次,还是顾虑重重地分手了。唉,我常听一些打工的姐妹们抱怨说:咱们这条件,上不上、下不下的,找对象难呐!

  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

  记者:一娜,你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是吗?

  王一娜:是的。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大概23岁吧。父母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个军官。虽然对他谈不上有多喜欢,但至少也不讨厌,可以说是糊里糊涂地就和对方结了婚。婚后头两年,日子过得还算平静。这里面有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外地服役,我们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双方相处的时间少,也就很少有矛盾。婚后第三年,他终于调回到我身边,可我们的婚姻却很快走到了尽头。

  记者:两个人终于能在一起了,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儿,为何却反而过不下去呢?

  王一娜:这也是我一直在反思的问题。刚离婚那会儿,我曾经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觉得是他背叛了我,自己完全是个受害者。后来冷静下来,慢慢回忆共同生活的点滴,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有问题。比如说,任性,很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比如说,不太上进,对方一直发展得很好而自己还停留在原处。这些,都是后来才意识到的。我常想,如果当时自己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对方恐怕也不会离我而去。当然,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晚了。

  记者:既然离婚已经是6年前的事儿了,为什么一直没有再给自己找个伴儿呢?

  王一娜:刚离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整个世界。你想,一个女人,刚下岗、又离了婚,一个人形单影只,真是可怜极了。我曾一度非常消沉。后来终于想明白了,这个世界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把自己做强了才是最重要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选择别人好过让别人选择。6年了,我一路打拼,终于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还不错。至于你说的伴儿,我暂时还不想考虑,既是没有时间,也是对婚姻有点恐惧。我现在的状态,应该说是从当初的被动单身到现在的主动单身吧。

  记者:恐惧婚姻的原因是什么?

  王一娜:觉得当代人的婚姻越来越脆弱了。像我们的父辈,一旦结婚,一般都能相互包容、彼此忠诚相伴一生。可现在呢,一点小小的问题就可能让曾经承诺要永远相爱的两个人反目,还有不少“一夜情”什么的,的确让人对婚姻缺乏安全感。

  婚姻生活仍是社会的主流选择

  记者: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适婚年龄的青年处于单身,从社会角度看,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请蒋老师谈谈看法。

  蒋美华:我想,单身群落的增加,与社会转型期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是紧密相关的。比如说,单位制的解体使得结婚不再是一些社会福利获得的必要条件,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使得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更加多元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生活中,居住方式的改变让人际交往变得困难。比如说,过去大家都住在大杂院里,交往非常便利;而现在这种单元式的楼房,把人们紧紧锁在了防盗门后面,彼此面对面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少。此外,互联网在迅速发展,它既有利于交往,又限制了交往,例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网络上交谈语言非常丰富,可一旦面对面,就不知说什么好,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记者:与过去相比,当代人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更高了,也更加容易失望,由此导致一部分人选择单身生活,是这样吗?

  蒋美华:对。在传统婚姻中,一些人对物质生活甚至是感情生活,是可以凑合的。但当代人对物质要求高了,对精神要求也高了。婚姻是物质、精神两种要素的结合物,只要缺少其中一个要素,一些人就可能不选择婚姻。一些年轻人认为,如果我降低了标准,就降低了婚姻的质量;如果婚姻质量不高,那为什么要结婚?所以,一时得不到最优婚姻,他们就先选择别的,在他们心里,婚姻和其他的生活方式未必有高下之分。在他们心目中,婚姻成为一个可选择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必然要接受的东西。

  记者:您认为单身能否成为与婚姻对等的生活方式?

  蒋美华:从社会发展和人们情感演变、心理变化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单身状态都不太可能完完全全是终身的。一个人二十岁的时候选择独身,很可能到三十岁的时候想法就转变了。我觉得刚才安吉有句话说得很好:单身只是在路上。这是对很大一部分人单身状态的准确概括。但无论怎样,单身作为一种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尊重。因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保证身处各种生活方式的人都能健康、安全、快乐地存在。

  记者:由单身问题使我们想到,未来社会婚姻生活的主流会是什么?

  蒋美华:马克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因此,家庭的和谐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家庭是以一定婚姻关系为基础的伦理关系和伦理实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婚姻生活的主流地位仍然是稳定的,婚姻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繁衍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当然,社会是多元的,单身生活是一种选择,这种现象将与婚姻现象同时存在。另外,目前一些舆论过分强调了婚姻的不自由,这将家庭责任和个人享受对立起来,认为结婚就意味着对个人的压抑,这同样是很片面的。⑤7

  □本报记者李影

  蒋美华

  安吉

  侯波

  许圣军

  近几年在城市里风靡的单身男女联谊会吸引了大量的单身男女参加。本报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