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印度种姓制度怎么来的(答读者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0:00 环球时报

  编辑同志:

  贵报9月22日第7版文章中提到印度的种姓制度,请介绍一下这种制度。

  广西读者马月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随着公元前1000多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后逐渐出现的。最初雅利安人用“雅利安瓦尔纳”和“达萨瓦尔纳”来区分雅利安人和当地的土著。种姓制度逐渐发展起来。根据该制度,人按不同职业分为贵贱等级,世代相传,终身不变。印度有四大种姓:一等是婆罗门,即僧侣;二等是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三等是吠舍,即商人;四等是首陀罗,即农民。此外还有贱民,也叫不可接触者。

  维护种姓制度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另外,在每个种姓内部都有人监督本种姓的人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的情况。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沦为贱民。

  印度独立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印度社会仍保留着种姓制度的残迹,种姓制度给每一个印度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事实上,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到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位。▲

  (张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