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叶帅故里风情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0:05 人民网-华南新闻

  “没想到梅县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雁南飞和雁鸣湖真是人间仙境,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美得多。”游客张先生说。日前,记者从梅县争创广东省旅游强县情况通报会上获悉,广东梅县发挥优势,以“叶帅故乡美、客家风情浓”为主题,打造“名人、客家、生态、文化”四张特色旅游牌,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人文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景区、景点。目前,梅县争创广东旅游强县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若通过评审,将成为广东省第二个旅游强县。

  基础 客家底蕴人文品牌

  梅县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是独具客家风情的热土,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和“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等称号。这里山川毓秀,风景壮美,是粤东地区的一颗明珠,郭沫若先生曾赞美梅县“文物由来第一流”。该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剑英元帅故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光寺、千佛塔、元魁塔、黄遵宪故居“人境庐”等。

  据介绍,梅县是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梅县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80多万人,一唱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总能拉近海外侨胞的思乡之情。海内外客家方言多属梅县音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客家话节目便是使用梅县话。

  梅县“围屋”被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前往考察。如兴建于1919年的文琳庄,历经岁月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复旦大学建筑系教授曾率学子专程前来观摩,称文琳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客家建筑活教材”。

  创优 硬件改善软件跟上

  搭乘广东加快粤东地区发展的东风,梅县提出了“旅游旺县”的山区发展新思路。据介绍,该县着重在“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上做好文章,全力扶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现有景区、景点档次,精心打造叶帅纪念园,雁南飞、雁鸣湖等精品景区,积极挖掘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设施建设。如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省级旅游度假区,就是梅县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与此同时,梅县大力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三优一满意”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行风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雁南飞还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梅县县长李远青介绍,梅县在争创广东省旅游强县的进程中,旅游软、硬环境建设得到极大改善,旅游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旅游线路得到更合理的安排,目前已形成以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商品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两雁一山一寺”已成为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的黄金旅游线路。

  特色 传统风情现代经营

  近年来,梅县更是在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新景点上下功夫,大打文化牌。如客家主题公园和客家文化博物馆正在兴建中,全新打造大新城步行街和围龙居、人民广场、风情独特的沿江半岛和沿江金岸酒吧夜市一条街、桥溪省级客家民俗文化村等多个新景区(点)。据介绍,投资1.27亿元、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造的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也将于明年上半年建成开放。

  与此同时,加强区域交流沟通,组织各旅游企业到广州、深圳、福建、潮汕等地,进行旅游展销、促销。特别是梅河高速公路开通后,极大地缩短了梅县与广东珠三角发达地区的空间距离,彻底改变了梅县在区位上的劣势。现在,梅县至广州、深圳只需3个多小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而每逢节假日,都有大量自驾车旅游者到梅县游玩。

  据统计,去年梅县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5亿元。今年1—8月,梅县就已接待游客180多万人次,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接待水平,旅游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32.5%。旅游业已成为梅县第三产业的龙头,逐步成为梅县新的经济支柱产业。

本报记者 杨文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