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考新规能否提升学生素质(圆桌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2:56 江南时报

  昨天下午,一位赵姓读者打进本报热线电话,发表对江苏高考新规的看法:“目前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减负上面,我认为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素质培养和长期的发展,减负是表面现象,只有从人才培养上能发挥好的作用,才是好的政策。”同时,其他一些读者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本报记者昨天晚上“连线”了部分高校教授,他们都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由他们从人才培养角度为江苏高考新方案“把把脉”。

  质疑说

  未必能达到减负的“初衷”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博士生导师刘东教授:任何一种选拔机制,都有利有弊,关键是从谁的角度来看。从某个角度说,考试科目越多越能准确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相对来说,江苏高考新规最大的“变化”就是考试科目的减少,但是,这样就能达到减负的效果吗?我看未必。目前高考模式没有改变,而高考模式决定了竞争压力不会衰减,换句话说,只要当前的高考竞争模式、供过于求的劳动力竞争市场仍然存在,民众对人才的观念没有改变,“指挥棒”的作用就仍然在起作用,学生头上的压力丝毫不会减少。

  目前的问题是竞争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缓解相对的压力。即如从高考新规的思路出发,学生需要“减负”的东西太多了,而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太多了。需要“减负”的是那些可能孩子们一辈子都用不到的东西,而需要增加的就是相伴他们一生的东西。打个比方说吧,前几天大学开学,我在电视上就看到一些孩子挺胸在前面走,而父母扛着行李跟在后面,看到这些,就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什么了,是那些做人最起码的东西。

  另一方面来说,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台,也就是规则的改变,必将带动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我建议从这个角度观察一下,不能让考生和家长成为改革的“受害者”。

  支持说

  还可以改革得更完善一些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周启友博士:可以说改革的初衷和思路都是好的,对改革很重要也很必要。为什么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而当下的教育体制是“复制(拷贝)型教育体制”,学生能做的就是在分数的吸引下最大限度地复制知识,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去创造知识。因此优秀人才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得高分的人才。

  我认为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还是有“创造型学习体制”倾向的,我总体上支持这样的尝试和改革。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扭转“唯分数”为“唯素质”。其实,教育部门还可以改革得更加完善一些,比如可以通过几次高考,来通过平均成绩录取学生。这样一方面能尽量避免学生因失常发挥或者侥幸带来的影响,也能最大限度地杜绝考试作弊——毕竟,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想在几次高考中都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的几率太低了。

  中立说

  不能增加过多的社会成本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副主任骆正林教授:我对高考的内容还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想提出几点可以参考一下。首先高考肯定要改的,现在学生的压力太大了,不改不行,否则孩子们都过着“没有快乐的童年”。其次,要想突破当下的局面很难。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不够公正,但是还算公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要想在中国的社会生存生活下去,就必须适应这个教育体制,因为二者是挂钩的,都存在竞争局面,也都存在规则与潜规则。所谓的改革,只能是在制革社会环境的制约下进行调整。再次,此次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社会的潜规则太多,让人怀疑它的可操作性——如果操作起来难度太大的话,或者说增加了太多社会成本的话,还不如不改。简单说来,就是改革不能对社会带来太大的冲击力。

  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热议之六

□ 本报记者 高明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