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雨中 院子里故事讲得闹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3:3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雨中院子里故事讲得闹热

  秋雨蒙蒙,秋风生寒。青瓦房,竹靠椅。露天的院坝内,坐着300多名酷爱成都传奇的故事迷!

  9月26日上午,“成都故事”的首次寻根采风活动让状元故里沸腾了!寒冷的秋风秋雨挡不住马家村民听故事摆故事的热情,反而为那些散落于民间的传奇又增添了一些浪漫而神秘的气息。在两个多小时的活动中,尽管雨一直下,但没有一位村民离开……

  村民

  摆出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传奇故事……

  《临江仙》出自状元手笔传说

  马家有几千年了,更有丰厚的人文历史。作为明代状元杨升庵的故乡,杨状元的后人在此繁衍生息,许多关于杨升庵的传说和故事都散落于民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爱好。在当天的故事会上,村民们摆起这些传说,一个接一个不歇气。他们说三天三夜也摆不完!

  杨升庵看透世情 写下三国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临江仙》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也是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首词的原作者就是成都状元杨升庵,随后被罗贯中引用。

  杨升庵第十三代后裔杨崇逸摆起这件事,非常肯定。他说,这首词是杨升庵看透官场、看透世情后所做。“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里头的每一句说得都很透。”

  清代的一棵枣树 成就如今枣林村

  相传,清朝末年,在现在枣林村的所在地,有一个土地庙。有一年从土地庙后长出了一棵枣树,结了许多枣子。当地人都去摘来吃,也没吃完。成熟的枣子落在地里,第二年又长出了新的枣子树,结出了许多果实,让当地人受益。年复一年,枣子树越来越多,长成了一片林子,当地百姓认为这是神灵对他们的保佑,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枣林村”。

  状元公“石牛诗” 婉拒皇帝宣召

  当地传说杨升庵得罪权贵被流放至云南后,就看透了朝廷内的政治斗争。后来,皇帝又派人到云南宣召杨升庵重新入朝出仕。当朝廷的使者来到云南后,杨升庵却将使者带到了当地的一个形如牛的怪石面前,当场吟诗一首:“怪石生来恰似牛,不知经历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似汗流。牧童吹笛岂入耳?耕夫任鞭不回头。只因鼻孔无绳索,天地为家夜不收。”

  这首诗是杨升庵借石牛吟诗,婉拒了皇帝宣召。

  特写

  成都故事 露天院坝摆起

  这次的“故事寻根采风”活动之所以选在新都马家镇枣林村,是因为这里是明朝状元杨升庵的故乡。虽然天公不作美,秋雨夹着秋风不断飘飞,但喜爱听故事摆传奇的村民们还是早早地赶到了现场。到上午9点,在枣林村村委会露天院坝里已聚满了故事迷。当“成都故事团”赶到现场时,大家扎成堆先讲开了,你一个故事我一个故事,把故事会前的气氛搞得闹闹热热的。

  上午10点,故事会开讲,只见叼着烟斗的大爷,打着毛线的妇女都将耳朵贴近讲述故事的人。

  第一个出场的成都曲艺家表演的口技故事,其生动的表演让听众乐翻了天,也让这些从小泡在故事里的村民坐不住了。当地村民、明代状元杨升庵第十三代后裔杨崇逸冲到中间,摆起了杨升庵的状元传奇……但故事正讲到精彩处时突然停电了,话筒“哑巴”了,记者以为这时大家会因为听不见而离开,但没有想到的是,所有的听众不仅没有一人离开,而且都自觉地将椅子往前挪,为了将精彩故事听完,现场变得更加安静。

  在两个多小时的活动中,雨越下越大,但露天院坝里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中间记者试图采访一些村民,但却被拒绝。“嘘!安静,好生听!”

  等到中午12点过,当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时,许多村民还意犹未尽,又挪到村口的小茶铺里继续摆……

  挖掘

  “成都故事”牵线,旅游开发公司瞄准状元故里、千年古井

  故事作引子 开发杨氏宗祠

  9月26日,本报“成都故事·百家谈”栏目对“故事寻根采风”活动的第一个点——状元故里新都马家进行了报道,马家成堆的故事传说,杨氏宗祠、千年古井等历史旧迹引起了许多人关注。就在活动当天,两家旅游开发公司与马家取得联系,对升庵故里潜藏的旅游后劲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昨日,马家镇传来最新消息,两家公司已经到杨氏宗祠等地进行了考察。因为“成都故事”牵线,一个挖掘地方历史经济潜力的行动也开始了!

  杨升庵故里,故事讲不完

  马家镇是新都区的一个农业镇,这里积淀着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充足。

  “不管是在茶馆里,还是其他地方,人们一坐下来就开始讲故事,精彩故事一摆就是一箩筐,让人舍不得离去!”当地人对记者说。马家镇的人爱讲故事、爱听故事,为此新都区群艺馆对这里的民间文化也非常重视,所以当得知市群艺馆在开展“成都故事·百家谈”活动后,他们希望能在新都区设个分会场,更希望把分会场的第一场故事会设在马家镇。他们向市群艺馆发出了邀请,“我们想把这里的故事带给全市人民,也希望让外面的故事走进来!”

  挖故事潜力,故事变资源

  据记者了解,马家镇这种处处有故事的特有的民间文化基础,使该镇产生了把民间文化变成资本的想法。此次我们的“成都故事”就为这个想法找到了突破口。

  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报“状元故里摆状元传奇”的故事预告刊出后,已经有几家旅游开发公司与他们取得联系,希望带他们去看看杨氏宗祠,以便决定投资旅游开发事宜。

  “没想到,原本是为了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故事会,竟能起到推动招商引资的作用!我们非常希望以马家镇丰富的民间文化为基础,让乡村旅游业尽快发展起来,让老百姓过上更富裕、更充实的日子!”昨天,这位负责人说,之后,他又说他们已经深入村组收集那些流传于老百姓中的历史故事、传说等等,准备将这些故事整理出来,再配合当地的一些古迹进行开发,把民间文化转变成民间资本,让故事成为吸引游客的精神大餐,并进行有主题的乡村旅游开发,从而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据了解,日前,已经有两家企业来到马家考察。接下来这个状元故里将制作方案,用故事作引子,把杨升庵曾生活过的杨氏宗祠等开发出来。

  本报记者 邓晓洪 蒲兰 摄影 杨永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