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何来无知 谁在漠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6:13 中国青年报

  田继贤

  日前,教育部某官员指出,中央政府为了让困难学生上大学,已经拿出了几百亿元资助这些孩子们,包括建立了“奖、减、贷、助、免”一套资助困难学生的完整体系。但是对这样一个完整体系,媒体的宣传还不够,仍有很多舆论在呼吁穷孩子怎么穷,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报道往浅里说是无知,往深里说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

  面对这位官员的真知卓见,笔者打破脑袋也想不通,舆论呼吁穷孩子怎么穷,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有何错?即使媒体对一套完整的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宣传的还不够,怎么就成了无知,甚至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

  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那就意味着现有的资助体系彻底、有效地解决了困难孩子上大学的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说媒体对这些穷孩子的报道,是别有用心的歪曲事实,或者说是无的放矢。果真如此吗?

  诚然,为了让困难学生上大学,中央政府已经拿出了几百亿元进行资助,并且建立了“奖、减、贷、助、免”一套资助困难学生的完整体系。事实上,媒体对这些也并非没有或者是少有报道。但与此同时,还有相当多的贫困生没有获得资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难道媒体只能报道这些资助和这套体系,而不报道那些穷孩子,这才叫有知,才是对国家政策的重视?

  如果说媒体的“多此一举”是无知,甚至就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那么,社会的一颗颗爱心也全部都是无知,甚至就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吗?

  其实,在笔者看来,一套资助困难学生的完整体系是否建立,和穷孩子是否已不再因其穷而难以跨入大学的校门并不能完全画等号。这些年来,国家也一直都在关注、资助着困难学生,似乎也从来没有任何人、任何媒体对此给予否定。但客观的现实是,仅靠国家的资助,至少在目前还不可能完全解决每一个穷孩子的上学之困,也因此,媒体对穷孩子之穷的报道以及对社会爱心的呼吁就很有必要。

  国人所期盼的,不仅仅教育部已经做了什么以及正在努力做什么,更是那努力的结果。换句话说,即使教育部做了再多的努力,只要还有穷孩子深陷求学之困,媒体就有义务和责任给予报道,以期唤起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关爱,而教育部也就有必要深自反省,继之以再接再厉,而不是急着表白自己已然努力,因为这样做多少都有几分漠视穷孩子、推卸责任的嫌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