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常州“裸教事件”引发轩然大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6:44 扬子晚报

  

常州“裸教事件”引发轩然大波

  本报(27日A31版)独家报道了常州一教授裸体教授人体艺术与人性意识教育的消息后,省内乃至全国媒体迅即转载,顿时掀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均予强烈关注。人们对莫小新教授所作出的惊世骇俗的举动表示震惊时,也发表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观点。迫于社会舆论和国内多家媒体高度聚焦的压力,昨天下午,莫小新再次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信誓旦

旦地表示,“今后将不再重复这种简单的低层次的教学研究!”

  媒体空前关注引起千万网友热议

  27日,本报报道的“裸教事件”引起了国内许多媒体的空前关注,尤其是激起了以国内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浓厚兴趣。昨天,央视国际网站、搜狐、新浪、人民网、网易、光明网等几十家网络媒体争相转载了本报报道,很多网站文章后评论跟帖数以千计。许多网站为此还专门进行采访甚至开辟专门的“PK台”,让网友在线评述,发表观点,在网络上掀起一股股强劲的争议热潮。

  江苏技师院校办狄阳群副主任表示,本报报道见报后办公室电话几被打爆,基本都是全国各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记者的咨询和采访电话。其中有凤凰卫视、广东卫视等电视台以及重庆商报等传统媒体的记者,“因为网络的热炒,我们现在都一一婉言谢绝了采访。”

  教授表态不再重复“裸教”方式

  尽管莫小新这次“裸体教学”的方式有悖于常理,但他认为,直面人性才是人的本能,本性使然。对于他个人,莫小新自称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用肢体语言进行授课和讲解的“裸体教学第一人”,但也有人说,他是“激进”的艺术狂人。

  “我能感受到新时代的年轻学子对于人体的关注与需求,已远非上个世纪可比。”莫小新认为,现在很多所谓的人体艺术都被太多的公众舆论和负面道德准则束缚,但是真正的人体文化,应该是将人体上所承载的负面意义剥离出来,单纯地研究“人体”这一个体的人性内涵。从了解人体开始,慢慢地了解人性、释放人性。

  而且,实际上研究人体文化时的裸体和大家想象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人看到“人体艺术”,立即就会联想到“性”,可是在进行艺术活动时出现的那种兴奋跟性兴奋根本是两码事,那是艺术兴奋。何况,在阳光下,在大庭广众下裸露身体时,人的情境意识是趋前的,而性意识是趋后的。因此人们无论对他评价如何,他觉得,“这种特殊课程毕竟是在一个小范围内进行的,也没有哪个学生出去到处说。”

  昨天,记者还采访了莫小新的妻子陈璐老师,她也是该校一名教师,同时也是莫教授在艺术研究方面的得力助手。她表示,莫教授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在中国,直到现在才正式出现人体文化研究所,如这样新兴的、前所未有的研究,即使是有争议也是正常的。对于网络上流传的“炒作说”,陈老师表示,从事这样的研究,并将会引发争议的教学方式通过媒体放到大众眼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为了纠正现在商业社会“裸体艺术”迎合某些低层次观赏水平而低俗化的倾向。

  针对全国各地网民的关注和质疑,社会舆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压力,这不得不让莫小新以冷静的心态看待人们的质疑声。昨天,他暂时婉拒了国内多家媒体的采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次明确表示,“以后不会轻易低层次地重复现在这种教学方式,因为已经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影像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

  “人体文化研究所”肩负重任

  莫小新1986年来到常州从事艺术方面教学,一直倾心于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学术研究,出版专著《审视赤裸》以及在国家美术专业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试图探索人与家、男人与女人、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中的人性表现。2003年,莫小新开始着手筹备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在陈醉教授的支持下,与国内多家知名专业美术院校的共14位著名专家联合申请国家级研究课题。去年9月30日,莫小新等如愿拿到了“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年度课题——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第一阶段(史鉴思辨、文化导向、市场机制引入等综合)研究”项目国家级年度研究课题的立项通知书,并主要负责承担了以此为研究方向的子课题。

  “我们这个研究所跟专业美术院校开设的人体艺术课不一样的是,我们所研究的人体文化,则是把人体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来研究,不是将人性、欲望等和人体混合起来看,而是剥离出来进行深度探究,它的社会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呼唤和谐社会,呼唤人性和精神本能的和谐。”莫教授告诉记者,这个研究课题涉及到很多方面,譬如体育、艺术、舞蹈等等,还涉及到人的性别教育、犯罪现象和性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研究的方向就是从人体艺术开始,到人体文化,最后到人性文化,所以最后还是要归结到人体人性的研究上。而且从国外文化进入中国以后,中国的文化都缺乏一种主导性的教育,而整个文化都缺少一种使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协调的文化导向。我们所做的,从文化层面上就是要传承中国文化,同时接纳西方文化。”莫小新这样说道。

  校方:不提倡也不支持“裸教”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学生和老师们并没有因为莫小新的举动而感觉有任何异常。个别学生还认为“莫教授的这种教学方式挺好的”,曾经参加过“裸体教学”课的同学小朱告诉记者,莫教授的教学方式是对以往一贯模式的突破。

  不过,记者也听到不少质疑声。一些非艺术类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大多投了“反对票”。一位学生表示,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是比较高尚的,这样做显然不能为人师表。而一位高校老师则表示,莫教授勇气可嘉,但方式显然“过激”。

  在校方看来,没有想到莫小新老师的惊人之举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引起全国的关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主管教学的施步洲副院长告诉记者,“学校从不主张教师采用这种比较过激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学生!”施院长说,学校在教学方式上,一向尊重教师的教学自由,尤其是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学校是不干涉教师探索性的教学方式的。但是,同样是出于教学效果的考虑,学校在尊重学术的前提下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莫教授令人咋舌的“裸教”方式,以防止出现不良的后果。

  昨天下午,该院党委副书记朱爱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莫老师在人体文化研究所揭牌后的“裸体教学”行为十分敏感,毕竟在绝大部分国人看来,有违传统师道尊严。因此,作为校方,态度绝对明确,不提倡,不支持。朱书记认为,艺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人体,但是并不提倡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充当模特儿。校方同时认为,老师亲自作为模特进行教学,值得商榷。施院长坦言,他认为莫教授现在采取的这种极具争议性的“裸体教学”方式,不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在今后,学校也将以教学效果为中心,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朱书记觉得,莫老师这样的现场教学研究活动是有固定的教学对象的,仅仅是对美术类学生开放,而这种人体教学研究是在相对封闭的教学场所和特定的绘画环境中,且仅仅只有一次研究活动,并不是日常的人体教学活动。所以,校方恳请大众要以平常心来看待莫老师的教学研究。

  实习生 毕俊星 本报记者 肖蔚

  莫小新(后为其自画像)。

  

常州“裸教事件”引发轩然大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