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鲁迅先生的"抄袭"事件说起(宋元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9:37 东方网

  不久前,在同日里先后读到一则旧闻,一则新闻,两相对比之下,感触颇深。

  旧闻来自于9月26日的《中华读书报》《鲁迅:在流言伤害中挺立不屈》一文。说的是1925年冬,陈源在《闲话》里暗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整大本的剽窃”。次年,又在《致志摩》中公然诬陷此书“就是根据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鲁迅当即给予严正驳斥:“盐谷氏的书,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

《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图’,也是根据它的,但不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其他二十六篇,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证据是和他的所说还时常相反。”(《不是信》)按理说,如此详尽的列出二者的异同,已经足以说明先生襟怀的坦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造谣者的攻击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然而,直到1935年,《中国小说史略》日文译本出版,鲁迅先生才真正释怀。他写道:“现在盐谷教授的书早有中译,我的也有了日译,两国的读者,有目共见,有谁指出的‘剽窃’来呢?呜呼,‘男盗女娼’,是人间大可耻事,我负了十年‘剽窃’的恶名,现在总算可以卸下……”。(《〈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新闻则来自同日的《北京娱乐信报》。说的是不久前输了官司却拒不道歉的80后作家郭敬明,在面对记者希望他给出拒绝道歉的理由时表示:“凡是作家都会看大量的书,但作家看书不表示就会抄袭……”“我之所以保持沉默,不道歉,是因为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我希望通过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笔者揣摩郭敬明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正如新闻标题里所说的那样,“郭敬明:希望用新作证明是否抄袭”。

  鲁迅先生是否抄袭,历史早有公论。所谓“负了十年‘剽窃’的恶名”,除了论敌的造谣中伤之外,更多是源自先生道德上的“洁癖”。康德曾经说过:“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得神奇,内心也愈是充满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和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律令。”对于老一辈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来说,内心的道德律令使他们不愿自己的名声蒙上哪怕一丁点污垢。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看到文坛的另一幅景象:已被法庭认定为抄袭的作家,却仍然可以强硬的拒绝道歉,而此举不仅没有受到一致的谴责,反而引来粉丝们的一片喝彩;作家因此更加出名,新作不断,甚至理直气壮的要用新作来证明是否抄袭。殊不知,不论新作如何出色,也只能证明现在的水平,而之前的抄袭,却永远成为成长道路上的一个污点。

  笔者相信,“负了十年‘剽窃’恶名”的鲁迅先生,仍然可以无愧的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而那些在抄袭的事实面前把头颅高高扬起的作家呢?也许,他们早已迷失在现代都市的浮躁之中了。


作者:宋元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