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砸向不动产的财富模式堪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9:41 国际在线

  作者:王育琨

  当一个国家在广场、门面工程、住房上花的时间过多,他们花在生产、工艺、技术、研发上的时间就必然有限。

  一国财富模式,决定了一国未来的竞争力。当欧美人的财富选择了集中投向产业资

本和金融资本,从而创造出日益强大的跨国公司,已然控制了资源的全球分配走势时,可怜的中国人却一窝蜂地选择了不动产财富模式,结果日益沦落为给跨国公司输送利润的机器!中国经济虽然快速增长,却没有能够成长起世界级大公司和世界级企业家,更没有相同幅度地提升中国人的福利层次。这个冷峻的现实与我们财富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往往被人忽视。

  一个人、一个公司或一个国家,所能够支配的东西归根结底不会超过你所拥有的。当一个人在打牌、网游、侃大山上花费太多时间,他在苦读、冥思、劳作上花的时间就一定有限;当一个公司在仿制、回扣上花费过多心思,它在研发、设计与品质管理上花费的时间就一定少;当一个国家在广场、门面工程、不动产上花的时间过多,他们花在生产、工艺、技术、研发上的时间就必然有限。

  根据建设部最新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其中,上海为33.07平方米,北京为32.86平方米。而日本的东京只有15.8平方米。东京的人均GDP超过3.5万美元,上海、北京人均GDP刚超过5000美元,而居住水平却早已是东京的2倍!对此,或许人们通常会认为,中国人住得好一点有什么不好?这说明我们的发展成就和体制的优越性。与这种认识相反,我却从中看到了我们的无序和危机!我们有理由作出判断,我们的居住条件超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性,超出了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

  构成一国和一个地区竞争力主干的只能是在区际和国际间流动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当一国居民把财富都凝聚在住房上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居民就危险了。因为靠这种方式积累的财富,只会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创造重要市场,却不会给自己的长久竞争力增添砝码,反而会直接削弱竞争力。在一个全球扁平化的时代,所有国家都加入到同一个竞争体系中来。全球化流动的产品和服务,并不因为你来自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就愿意为你的高价格埋单;性价比不如人,你的产品和服务就没有市场。

  后果开始显现。许多跨国公司因为房价太贵,准备撤离上海。而且我们能耗指标迅速攀升。据世界银行2002年报告分析,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和日本的11.5倍。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和日本的11.5%。难怪联合国环境奖得主、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中国能源过度消耗的经济增长将是世界性的灾难,“中国正在帮我们认识到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气数将尽”。从生产要素全球一体化配置的视角来看楼市价格,就有了一种危机感。

  1980年,邓小平把住房改革提上议程时,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不到4平方米,上海平均2平方米。邓小平当时提出到2000年要达到小康居住水平——人均8平方米。可是发展远远超出总设计师的预测,2005年底,我们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是26.11平方米了,超过了当初设想的3倍。一种对住房需求简单化的理解,使我们错把简单市场化当成了万能的解药。市场化是一套复杂的体系,如果你的体系不完备,你的市场必定无效。在扭曲的住房市场中,住房需求被严重误导了。

  日本人不是天生就喜欢龟缩在笼子里的,韩国也早就规定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住房,而我们著名的经济学家,早在几年前就鼓吹中国城市居民开始了拥有第二套住房的时代。一种浮躁的、封闭的小农意识,左右了我们的舆论和导向,使得我们把所有的财富都往住宅上砸。这样的整体结果,必然是降低中国公司的竞争力。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