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球竞争力,印度反超中国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15:02 红网

  世界经济论坛9月26日公布《06-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瑞士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而中国大陆和印度分别排在第54位和第43位。印度领先中国11位。(2006年9月27日新华社)

  去年印度的排名是第50,中国是第49。这几年来,印度“全球竞争力”排名节节上升,直至现在反超中国大陆。相比之下,自2002年以来,中国大陆则在“沉沦”。先是2002

年的第33位,2003年掉到了第44位,再到2004年的第46位,2005年的第49位,如今,又下滑到了第54位。或许有些人认为,不就是一个排名,不必太认真。是的,我们是不必迷信,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这样的排名毫无意义呢?在这个排行榜中,中国大陆已经连续几年持续下滑,而印度则后来居上,这难道没给我们一丝警讯吗?

  中印经济比较一直是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印度何以反超中国?据我了解,《全球竞争力报告》对经济体竞争力的研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长竞争力,二是微观竞争力。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快,但是,中国的增长后劲却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美国就有专家把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比作“龟兔赛跑”。在他们看来,中国就象一只兔子,跑在前面,印度则是一只乌龟,跟在后面,但是,寓言的结局大家都清楚,乌龟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去年的排名中,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敬陪末座,其宏观经济指标更是倒数第一,与此相关的,是该国财产权保护不力、执法腐败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下降。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对经济增长最终起决定作用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技术只是经济增长的手段,而制度才是根源。可以说,没有民主、法治和公平、公正的氛围,没有激励创新的良好制度和环境,就没有充满竞争力的国家和民族。

  此外,就微观竞争力而言,不论是其中的“经济宏观环境质量”指标,还是“公司运营”、“战略指数”指标,印度都要胜于中国。中国大陆经济尽管“量”大,但“质”却并不是很优。世界银行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有80.21%的企业把融资作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相比之下印度只有52.1%。中国银行业向本国企业提供了2倍于印度的贷款,但中国的民营企业却面临着多得多的融资限制。而且,中国的银行坏帐比率较高,而印度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很显然,印度企业有着比中国更好的金融环境。

  《全球竞争力报告》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波特牵头搞的,按照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有3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依赖于自然要素的阶段,第二是依赖资本的阶段,第三是依赖创新驱动的阶段。对自然要素的依赖一般是指农业社会,目前的问题是,过高的投资率造成了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缓慢,而且,长期依靠“市场换技术”来获得高增长率,也在遭遇瓶颈。一些核心技术,市场是换不来的,一个国家必须自己成为核心技术的创新者,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近年来,投资与消费关系不断恶化,内需总是拉而不动。同时,中美、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已经表明,中国依靠外贸的增长路径亟待转变。中国大陆正在遭遇“内外夹击”的困境。在中美、中欧的一系列贸易摩擦中,有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就是印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印度的纺织品增长速度非常快。印度的劳动力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它完全可以对中国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我们老以为印度的经济不够灵活,不够国际化,事实上,印度近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正使得与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商业环境迅速完善。

稿源:红网 作者:彭兴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