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西部地区就可以污染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20:00 光明网
陈名重

  工业污染已成环球之灾,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先发展后治污”的蛮横态势已走到了尽头。于是一批污染企业纷纷迁出了大都市,城市的污染企业迁到了农村,沿海发达地区的污染企业迁到了中西部地区,难道小城镇和农村以及广大中西地区就可以污染吗?

  据《新京报》的一则报导,记者日前在江西、安徽两省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党政

领导片面追求高GDP的高速度,为了赶上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波产业升级大潮,招商引资心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降低环保门槛,大量招来江浙闽粤等沿海地区将被淘汰的污染企业,或者未经环评就上马,或者环保部门的环评流于形式,反而成为污染企业的“挡箭牌”。仅安徽阜阳市的颖泉、颖东和界首两区一市未经环评上马的企业就有65个。但在江西又是另一番景象,近百家造纸厂、小水泥厂2004年没有经过环评,到2005年污水污气照排,却都有了环评认证,一个个非法排污企业魔术般地合法化了。江西德兴市泗洲镇张家畈村来自浙江衢州的中科精细化工公司一年四季都排放强烈刺鼻味的气体,致附近农民20多亩果树日渐枯萎,城镇居民一听说是张家畈村的蔬菜水果,就没人敢要。可当地政府却极力为这家公司辩护,公司和当地政府部门还理直气壮地出示环保部门的环境响评估通过证明以示清白。

  一面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急于尽快摆脱经济落后的困局,不顾一切、不惜血本地大招污染企业之商,一面是环保部门的以部门利益为重,公共职责束之高阁,执法机构形同虚设,环保法规成了废纸一张,由此拉动了发达地区老污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的态势,奏出了一曲沆瀣一气的污染大合唱。

  这些地方的领导人眼里,科学发展观就只剩下“发展”二字,在环保问题上也敢“打破常规”。正如最近落马贪官郴州市委记李大沦曾洋洋自得地说“悠悠万事,项目为大”,在他们看来,只要经济上去了,政绩也就有了,有了政绩自然就有了自己的一切。至于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的破坏嘛,短期内是看不出来后果的,“我死了那管它洪水滔天”。这种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只顾自己不顾子孙的极端自私的短见,如日前正在查处的甘肃徽县“血铅事件”正是十多年来实际上一直“重点保护”工业铅污染酿成的严重恶果,可以说那才是真正的后悔莫及啊!

  这些地方的环保部门在所谓上有“不换脑筋就换人”的强权,不得不按政府的旨意行事,下有“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不得不“以罚代法”,这些对记者说的话只不过是一些托词而已。最典型的是江西德州市环保局竟当起了给污染企业通风报信的“信息树”,当得知省环保局来当地的精细化工厂检查,火速将消息通知这个厂的一些设施要紧急关停撤人。环保局成了污染企业的保护伞,污染企业还有什么不敢污染的?

  环保部门究竟是经费不足还是人满为患?小小一个县级界首市的环保局就有工作人员59人,超编26人。超编人员的工资福利都只能收取排污费解决。如果坚决依法执法治污,没有了罚款,这些人岂不要饿死?执法不是用暴力的人海战术,执法是运用科学和法律作武器,一个县级市要这么多环保人员干嘛?谁也知道环保部门近几年是只很有油水的金饭碗,权力人物的七大姑八大奶都在往里钻,自然就带来人满为患。这些人只会谋私,并无环保知识和能力,这也是造成中西部地区环保工作大大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污染后果无国界,更无省界,覆盖面是很广的。沿海发达地区的污染企业大量西进,造成的水和空气的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同样会流动到沿海地区,迟早也会深受其害。东企西进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的胆识,因为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相对来说成本较低,发展的速度会更快,前途是无量的。但在这种推进过程中绝不能给中西部地区的一片净土带来污染。当然没有绝对的不污染,但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科学治污和达标排放,以防患于未然。国家更应该重视加强西部地区环保工作的区域规划,绝不能再重复“先发展后治污”的历史教训,使“再造中西部秀美山川”的蓝图变为现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