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阳农民画画出新天地【特别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05:50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近日,青阳县文化局举办了一次农民画展。展厅中间,一只乌黑发亮的大肥猫懒洋洋地躺在晒米的簸箕下睡觉,身旁的晾衣架上挂满了咸鱼腊肉;一群鸟儿悠闲地飞落村前,却无心光顾簸箕里的米。这幅极富乡村生活情趣,以反映丰收为画题的农民画——《腊月》,是青阳县农民吴秀玉的作品。漫步展厅,一幅幅裹挟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山村小学》、《山乡渔歌》、《自力更生建大坝》、《兴修水利》、《小网捕鱼》、《村姑养鸡》等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据该县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

的要求,传统的农民画在该县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青阳农民画产生较早。据《青阳县志》载,明、清时期,林恒山等人以画交友,甚是红火。到了清代,乡村出现了书画爱好者群体。同治年间,张家顺等组织民间画社,广交雅士,书画相习,乡民求画者也是纷纷不断。上世纪七十年代,县内崛起一批农民画家:如张平安、吴秀玉、罗国良、李八寿、许正强等。当时的他们一手拿锄头,一手执画笔,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用最质朴的图案表现出来。绘画题材从工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涉及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各种生活角落。他们都生活在山区、农村,画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耕作劳动、田园庄稼、山水花草、家禽野兽等等,可谓是包罗万象、风格质朴,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浓厚。作品不仅为群众所喜爱,也让欣赏者无不为之赞叹。

  青阳农民画艺术,是在接受该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石雕、木雕、剪纸、墙饰画等民间艺术影响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一门的绘画艺术,色彩丰富、线条细腻、构图独特,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皖南山区和徽文化中很有特色。

  青阳农民画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发展到高潮。这一时期,农民画充分发掘了乡土气息和人的原初性质朴、天真和生命力,承袭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基因,同时又吸收现代绘画的一些技巧。197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25周年,省文化厅特别组织了“芜湖、青阳、阜阳三县农民画展览”。1982年5月,全省农村美术工作座谈会在青阳召开,促进了青阳农民画的发展。在1983年的全国农民画展览上,青阳农民吴秀玉《大水之年》获二等奖,张平安创作的《山村养鱼》获三等奖。目前,该县文化馆还收藏有200余幅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农民书画代表作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画作者为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开始向专业绘画靠拢,画法上多为勾线平涂。但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青阳城乡书画还未能进入市场化运作,政府投入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大部分农民画作者靠绘画创作已不能维持生计。于是,他们纷纷离开这一创作舞台,弃画经商或一心扑在田地上,连最有创作天分的吴秀玉也不例外。吴秀玉从青阳农民画的队伍里走出来后,到上海打工,但是还没有彻底离开艺术,从事古建筑和高档建筑的装饰画制作。而在他老家10多平方米的凌乱卧房里,最显眼的莫过于墙壁上那幅他创作的《割漆》农民画了。在内心深处,农民画永远都是他的最爱。

  青阳农民画创作一度式微,这一重传统、重生活、重诗情的画种变得暗淡无光的状况,日前引起了青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该县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建立了一所艺术高中,两所艺术小学,两所县直书画培训班,培养书画人才。去年,该县又建设了一间200多平方米的画展大厅,并举办了第三届青阳农民书画展览。今年,该县又提出把开掘农民画这一民间艺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投入800多万元,健全青阳农民画艺术档案库,建设青阳农民画艺术馆和研究会,建立一个农民画培训中心,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农民画创作群体,把青阳农民画做强、做大,闯出更广阔的市场。

  据了解,今年7月份,池州市已把青阳农民画作为该市11个遴选项目之一,正式申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无疑将给青阳农民画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编后】

  多彩图画和多元扶持

  看到青阳县的农民画,生活气息那么浓郁、艺术情趣那么生动,不觉为之一振。乡村人才藏龙卧虎,田野艺术源远流长,青阳县农民画的复兴便是生动的例证。更为让我们高兴的是,青阳县的农民画不是自生自灭,政府在农民画的复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舍得给予资金投入和多元化的扶持,办学校,开展览,存档案,进而考虑的农民画和旅游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接轨,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才使一度蒙尘的农民画再次焕发光彩。而农民画的复兴,也使青阳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现独特的乡土文明色彩。我们衷心希望青阳县的农民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也希望青阳县这种扶持农民画的行为在更广泛范围成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自觉选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