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政绩怎能是炮制出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06:00 光明网
郭立场

  “买税已是基层通行的一种完税方法。”甘肃省河西走廊某乡的一位负责人说,这个仅有7000多人口的小乡,2005年上级政府给乡里下达税收任务118万元,年终该乡超额完成210多万元。记者不久前在中西部一些乡镇调查时发现,有的经济欠发达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获得税收返还,以及营造所谓的政绩,以回扣、返点等“优惠政策”从外地买税充账。(《新京报》9月21日)

  所谓“买税”,就是打着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多得超额奖励的名义,从“富税区”调剂税源,作为该地区超额完成税收任务上交入库。据调查,买税行为在基层有“引税”“挖税”“协税”等多种称呼,但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这在本质上都是违法行为。不难想象,通过降低税率,靠乡镇政府垫资,以不等比例的优惠返还,将外地企业税收买到自己辖区,是怎样的一种行政乱象。此番调查了解到,屡禁不止的乡镇买税现象,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收流失,而且导致了一些乡镇财政状况的失真,加大了政绩泡沫,滋生了干部腐败,已成为亟待根除的社会公害。

  什么原因导致了乡镇买税问题普遍?“全是高指标给逼的。”可以说,买税卖税现象和每年下达的税收计划有直接关系。据反映,若达不到税收指标,干部年终考核将被“一票否决”。在经济发展滞后、税源匮乏的乡镇,买税现象尤为突出。此时也终于不难理解,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些乡镇为方便买税,曾专门在附近城市成立办事处,有的乡干部甚至常年驻外“跑税”。甘肃省一项调查发现,一些乡镇买税现象愈演愈烈,用于买税的资金3年来累计高达1013万元之多,而且无力消化。也难怪有媒体指出,“买税”现象扰乱了国家税收的征收管理秩序。

  毋庸讳言,社会发展是需要政绩的,群众也迫切希望干部出政绩。现在的政绩考核尽管拒绝盲目的“数字”,事实却是禁了这种“数字”出了另一种“数字”。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政绩考核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宗旨,异化为单纯的“数字”。“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句“著名”的顺口溜早在多年前就流行开来,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

  官方统计数字常常靠不住,这早已众所周知。中央曾三令五申,统计数字要打假。为改善目前GDP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各地政府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提出新的政绩考核标准应对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要素内部关系的协调,以增加就业和提高百姓收入为核心,而不是单单以GDP等总量指标论英雄。可如今的假数字,仍是比比皆是,令人咋舌。

  “真正的政绩应是没有水分的政绩;应是群众需要的政绩;应是没有后遗症的政绩;应是有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数字掺假与当下统计体制不完善有关,也与当下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有关。此乃“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之根本原因。可以说,正是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存在的缺陷,助长了“任用了弄虚作假的,提拔了灌水吹牛的”不正之风。

  作为领导干部,追求任期内的政绩本无可厚非,但仅仅惟“发展”为一条标准,而忽视了其他标准的存在,则未免失之偏颇。要知道,“百姓认可比统计数字更重要,更有说服力。”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用“民意”测度政绩,尽快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何其必要。

  而今,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施政理念,可喜的是,各地纷纷调整发展战略,由片面追求GDP增长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转变。需要指出的是,只要存在考评,今后官员的政绩就难免“主要是用数字来衡量”的事实。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问题的关键不在数字,有了理念和战略的变更,以及考核标准的调整,有了为官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构建和谐社会,将指日可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