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访问劳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06:49 大洋网-广州日报

  

访问劳拉
2005年秋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在美国中西部的小城。我去奔顿街访问劳拉,一个从上海来美国的老中国通。在西岸,这样的人被称为中国老手。

  劳拉在大战期间与家人一起从维也纳转辗到了上海,住在长乐路上,与后来我的家相隔两个街口。她在法童学校上了中学,在圣约翰大学读英国文学,然后,她到了美国。是的,她是个犹太人。我带了一些照片去,常常,在海外访问老中国通,合适的照片,就是最

好的谈资。合适的照片是一把通向那些埋藏在异乡的记忆的万能钥匙。

  她在门口拥抱我,说:“能在早晨见到一个黑头发的访客,真令人高兴。”

  与美国中西部小城里忠厚温良的老人不同,劳拉动作敏捷,眼神精明,让我想起上海。

  她家客厅的玻璃橱里放着一套捷克出产的车料玻璃酒具,劳拉告诉我,那是从前在一个住虹口的犹太人手里买的,她的父母运气好,带了些钱到上海,所以他们常从犹太人手里买东西,作为对同胞的帮助。而桌上铺着的桌布,是从卢家湾的天主教修女院里买的,十字绣的手工十分精美。“这是我家的传统。”她点了点四周,“或多或少,都与上海有关。”

  我拿出这张照片给劳拉看。照片的主人是当年被迫住在虹口的犹太人。他一直住到1953年朝鲜战争爆发才离开。这张照片,是他1953年去外滩的邮船码头,送遣返去澳大利亚的犹太朋友时拍摄的。朝鲜战争爆发后,太平洋被封锁,这条从十九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的航线,和进出上海定期班轮,便永久地关闭了。

  劳拉满是皱纹的手指点着码头的地面:“是的,我记得那里。”

  她离开时是个20岁的女孩,她的母语是德文,在上海学了法语和英语。后来,她与一个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美国教授结婚,用英文生活。到美国后的很长时间,她用的是法国护照,因为她住在法租界。和大多数侨民一样,劳拉也没学过中国话,也没有交过中国朋友,也没吃过几顿上海菜。奇异的是,上海早已从她的生活中掠过,但却从未消失过。

  “码头还在吗?”她问。

  “不在了。”我说。

  她理解地点了点头。“我当年离开时,也有一些朋友到码头去送我。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我再也没见到过。”她说,“那时他们也是这样努力地挥手告别。”

  “码头就在外滩。轮船离开上海时,先经过外滩。”她说,“那些大房子,看着它们像电影里一般,在眼前慢慢退去,会有种多愁善感的感情从心里升起。”

  “一起航,甲板上的喇叭就开始播放音乐。那时大多数旅客都在甲板上,看上海渐渐远去。我记得,那时的音乐里有一把很抒情的小提琴,疯狂地揉弦。”

  “你哭了吗?”我想起另一个犹太女孩的上海回忆录。

  “当然,因为那时候我突然发现,上海就是我的家乡。”

  “但是你还是离开了。”我说。

  “这并不奇怪。”劳拉顿了顿,又问,“黄浦江的水还是那么黄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