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非现金消费小心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1日01:44 大众网-齐鲁晚报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十一”黄金周和中秋佳节是公众消费高峰期。中国银监会30日发出特别提示,提醒广大公众在使用信用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个人金融服务和进行个人投资时,要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避免遭受资金损失。

  刷卡消费防诈骗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银行卡欺诈主要有四种形式:骗取持卡人密码和账号、伪卡欺诈、以办理银行透支信用卡为名实施诈骗、在ATM机上骗卡。防范银行卡诈骗,可采取以下措施:

  领用银行卡后,持卡人应立即在卡片背面签名条上签上与申请表相同的名字。不要将卡片与身份证等放在一起,密码设置最好不要使用出生日期、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或“888888”等他人容易破解的数字。

  使用ATM机时,要注意ATM机上是否有多余装置,应留意ATM机出钞口及密码键盘有无异样或被改装,输入密码时须注意遮挡,取款后及时取走或销毁ATM机交易流水单,任何时候不要将自己账户资金转入不知名账户,不要轻易相信粘贴在ATM机上的任何咨询电话。

  信用卡一旦丢失,要尽快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挂失。

  网上银行防盗码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网上银行客户资金欺诈案件发生的具体形式包括,使用弱密码、将网银密码设为与其他网站密码相同的密码、登录假网站上当受骗、被木马病毒盗取密码等。

  弱密码。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一些客户的灵通卡卡号和身份证号码后,由于客户的银行卡密码正好为“111111”或“888888”,或恰好是身份证中间几位,犯罪分子凭此轻易进入客户个人账户。

  密码泄露。一些客户将自己网银密码设为与其他网站的用户密码相同的密码,而其他网站由于缺乏严密的安全控制机制,密码数据库容易被攻破或泄露并殃及网银密码。

  网络钓鱼。不法分子通过假网站、假B2C支付页面等“网络钓鱼”形式,利用部分客户安全意识薄弱骗取客户网银密码。

  木马套密。不法分子利用电子邮件群发木马病毒,客户在计算机中毒的情况下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网银密码大多会被不法分子获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