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能否效仿港大的通才培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2日06:00 光明网
周庆安(北京学者)

  据9月25日新华社报道,香港大学计划打破近百年的传统,彻底改变课程编排,将各个学院的课程和学生“打通”,通过为各主修科定出最低学分要求,让学生更自由地选择副修科以至双主修,并有更大弹性进行跨学科学习。事实上,这种教育模式改革的本质是打好学生基础,改变以往大学的“专修”印象。

  在当前内地、港澳都在面对高等教育改革这一重要课题的时候,香港大学的“打通

”教育的做法无疑有“吃螃蟹”的决心。

  大学本科的通才培养,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进步。一是注意到了今天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以往那些简单按照工程师或者是技术工种模式培养人才的方法,受到了今天多元化人才需求的挑战。不但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专业选择工作,而且更多的工作机会也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学养。而从目前的就业选择来看,多数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期间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另一方面,通才培养打破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宿命,为大学生进入校园后提供了按照自己兴趣再次选择方向的可能。毕竟通过一次考试,既进入理想学校,又学习理想专业的人是有限的。给大学生更加充分的选择自由,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人性化管理、弹性人才养成的一个尝试。无论在内地还是港澳台,人性化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然,“打通”并不意味着放纵。在通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将更多地把角色从教变成导,加大对各个副修和双修专业的引导力度,并且通过对不同的热门、冷门专业的介绍,提倡更多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副修专业,将会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通才教育如果能够得以推广,将会在社会职业选择中形成连锁反应。以往内地不少单位都以专业作为招聘第一门槛。在现代多元社会这种做法有可能失去最需要的人才。

  今天,我们提倡量才录用而不是量专录用,才会让“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为可能。因此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说,这需要社会慢慢改变“读什么做什么”的传统想法,才能成功推行通才教育。毕竟通识是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复合型人才又是今天香港和内地社会,包括国际人才市场最需要的人才。

  而以往国内高校并不是没有进行过类似的通才教育改革。但是从目前观察,因为主修课目的学分要求比较高,所以能够选择副修和双主修形式的学生相对很少。而如果仅仅将通才教育作为极少数学生的业余选择,而不加大力度进行制度改革,那么通才教育仍然是形式而已。早在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提出过通才教育的思想,主张一个大学生,在大约四年的本科阶段,不应过早地追求专门的知识,而应首先进行“知类通达”的“通识”教育。他说:“大学期内,通专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方足以语亲民之效。”当然,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模式,香港大学的教育改革,至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改革的选择可能。更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传递出来的人性化措施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借鉴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