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银行卡欺诈、网上银行欺诈、个人理财业务以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2日11:17 法制日报

  近几年来,随着信用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服务的升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在“十一”黄金周和中秋佳节这个公众消费高峰期来临之际,银监会日前发出风险提示,谨防银行卡欺诈、网上银行欺诈、个人理财业务以及非法集资等各类风险。

  银行卡欺诈出现多种手段

  据介绍,目前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借记卡等)欺诈不仅有惯用的骗取银行卡密码、账号、仿制伪卡,以及通过ATM机诈骗,还出现了利用办理透支信用卡为名实施的诈骗。

  其中,骗取银行卡密码和账号也有新形式。主要手段有:开设假银行网站或假购物网站;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诈骗;利用短信群发器向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发送虚假信息;直接在ATM机上安装微型摄像装置,或利用高倍望远镜在距ATM机不远处窥视;通过虚假电话银行,诱使客户输入个人信息,窃取客户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银监会提醒:持卡人应采取七项措施防诈骗:及时在卡上签名;妥善保管卡片及密码;要通过正常途径办卡,要谨慎对待要求提供个人资料的可疑电话、电子邮件、网站或手机短信,不要盲目提供;使用ATM机时,注意是否有多余装置,出钞口及密码键盘有无异样或被改装,不要轻易相信粘贴在ATM机上的咨询电话;妥善保管交易凭条,最少应该保留至对账单寄来核对无误后再销毁;信用卡一旦丢失,要尽快挂失;要明辨真假电话银行。不要使用经过其他电话号码连接后的“电话银行服务”,不要轻信任何非正常渠道提供的电话银行服务。

  网上银行防欺诈关键是密码

  目前,网上银行欺诈案发生的具体形式包括使用弱密码、将网银密码设为与其他网站密码相同的密码、登录假网站上当受骗、被木马病毒盗取密码等。

  由于部分客户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容易被不法分子试出并通过自助注册方式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例如,犯罪分子网上搜索到一些客户的灵通卡卡号和身份证号码后,由于持卡人的密码正好为“111111”或“888888”,或恰好是身份证中间几位,便轻易进入个人账户。

  还有一种方式是“网络钓鱼”。不法分子通过假网站、假B2C支付页面等“网络钓鱼”形式,骗取客户网银密码。例如,一人在一家非法的游戏装备交易网站购物时,轻易的在该网站输入了网银的卡号、密码,几天后发现资金被盗。

  木马套密也是网银诈骗通用的形式。不法分子利用电子邮件群发木马病毒,客户在计算机中毒的情况下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网银密码大多会被不法分子获取。

  个人理财业务也要注意风险

  最近,个人理财产品逐渐增多,纠纷也增多。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投资时,往往只看收益忽视了风险。通常,收益潜力大,风险也高。银监会表示,要注意几点:选择专业理财人员提供服务;注意保证收益类产品与存款不同。保证收益类产品的保证收益一般都会具有附加条件,这种附加条件可能是银行具有提前中止权,或银行具有本金和利息支付的币种选择权等等。附加条件所带来的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个人在购买前要详细咨询风险状况。

  而非保证收益类产品,则要注意最高收益和预期收益不等同于实际收益。无论是最高还是预期收益率,银行都不具有保证支付义务,最终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与最高或预期收益率出现偏差。个人在购买前,应要求银行提供令人信服的预期收益率估计依据。

  非法集资手段隐蔽欺骗性强

  近一段时间来,各种非法集资活动给人们造成重大损失,非法集资形式主要表现为:以还本和高额利息为诱饵,通过直接或变相负债的方式,或者以支付高额股息、红利为诱饵,通过募集股权等方式,或者以签订商品经销、产品开发、技术转让合同等形式,向不特定公众融资;还有未经批准,擅自以委托理财、中介服务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

  银监会表示,总的来看,非法集资形式多样,但共同的特征是:以高额的融资利息、投资回报或理财收益等为诱饵,且资金大多挪作他用,中饱私囊,少数出资人侥幸获得回报,但往往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给大多数投资人造成重大损失,甚至血本无归。银监会希望广大公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信高额回报,远离非法集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