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军全部撤离 黎人喜忧参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3日07:23 新华网

  以色列军队1日大规模撤离黎巴嫩南部。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余,黎巴嫩民众也陷入对未来的迷茫中。如何解决以军撤离后遗留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重石。

  一周内完全撤出

  当地时间1日凌晨2时30分(北京时间8时30分)起,最后一批以军士兵开始撤离黎南

部。除了驻扎在一个边境小镇内的少数士兵,所有军队当天返回以境内。

  “以色列军队已经从(黎)南部撤军,只剩下盖杰尔村周边地区的驻军,”联合国驻黎临时部队司令阿兰·佩莱格里尼在声明中说,“我认为他们将在一周内完全撤离,达成安理会1701号决议规定的撤军要求。”

  盖杰尔村居住着阿拉伯人,一半位于黎巴嫩境内,另一半属于以色列领土。以军发言人说,以军将继续留在盖杰尔村,直至联合国驻黎部队和黎巴嫩军队就这个村庄作出安排。

  以军虽然撤走,但以军总参谋长达恩·哈卢茨还是在接受电台采访时放出话:“如果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人员越境,或者重新建立他们的基础设施,我们会采取行动阻止。”

  黎百姓庆祝“胜利”

  看到以军撤离,黎南部居民欢欣鼓舞。为庆祝“胜利”,他们开始筹划盛大活动。“这对黎巴嫩南部和黎巴嫩真主党来说是一次巨大胜利,我们会组织一个聚会,”迈龙角镇28岁的村民哈马德·法利斯告诉法新社记者,“我非常高兴,可以重返我的田地,耕种我的土地。”

  以军发动对黎巴嫩攻势后,迈龙角是第一个被占领的村庄,也是最后一批目睹以军撤离的村庄之一。

  在另一个边境村庄迈尔沃欣,居民们在破晓时分也欣喜地看到,附近山头上飘扬数周的以色列国旗终于不见了。50岁的萨利赫·穆罕默德告诉路透社记者,他家房顶上原本也插着以色列国旗,如今他已经换上黎巴嫩国旗。此外,停在村口的两辆以军坦克也不见了踪影。

  返家的居民急切地查看他们在战火中被毁的房屋和田地。“这太棒了,我们胜利了,我们自由了,”50岁的拉尼亚·阿卜杜拉说。她还希望能把孩子送回学校,挽救残留的一些橄榄树。

  重建难题仍无解

  重返家园却面对残垣断壁,盼望耕种却要提防遗留炸弹,期待回到课堂却根本没有学校,黎南部百姓在以军撤离后并未看到多少重建希望。

  “我为什么要高兴呢?”穆罕默德·法里斯坐在位于迈龙角已经成为废墟的家中说,“我们坐在一片瓦砾上,还有两个月冬天就要来临,我们需要财政援助。”

  尽管不少国家承诺援助黎巴嫩数亿美元重建,但包括法里斯在内的很多南部百姓说,政府尚未为他们重建家园提供救助。坐在和20名家人“共享”的16平方米房间中,法里斯陷入绝望,说:“他们不能只用一张毯子和一公斤大米扁豆糊弄我们。”

  68岁的优素福·法里斯说:“无论以军是走是留,对我来说没有区别。已经发生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但是政府必须帮助我们走出难关。”

  除了重建,黎以要实现持久和平也依然面对不少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宣称拥有2万枚火箭弹的黎巴嫩真主党拒绝解除武装,这在前联合国驻黎部队发言人蒂默·格克塞尔看来是“最难的问题”。他认为,联合国驻黎部队不愿被视为占领军,因此“永远无法执行解除真主党武装的任务”,这也导致以军迟迟无法完全从黎南部撤军,再加上黎以在萨巴阿农场的争端,真主党更有理由拒绝交枪。此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将在限期内提出建议,解决黎以萨巴阿农场和边界争端,但如今最后期限已过两周,依然没有下文。

  以分析失败教训

  法新社援引以色列分析人士的话说,在这场黎以冲突中,以色列由于领导层不力、引起国内反对和忽视解决巴以冲突而最终落败。两次担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摩西·阿伦斯说:“这是以色列的失败,阿拉伯世界这样看,事实也是如此,多年来没有阿拉伯军事力量联盟能够击败以色列的看法就此改变。”

  他还指出,以军撤离黎巴嫩会留人口实,成为将来以色列受到进一步攻击的话柄。

  这不仅被视为以军事上的失利,也是政治上的打击。历史教授戴维·梅纳什里说:“4个月前,我们刚刚举行过选举,现在我们不知道新政府是否能够存活。58年来,我们拥有过31届政府,以色列政治体制再也没有稳定可言。”

  政治学教授斯图尔特·科恩也认为,这场黎以冲突显示,以色列人被他们的领导人辜负了,无论是军事还是民事。“没有一个政治家显示出领导人的素质,包括总统(摩西·卡察夫)在内的大量政治家因行为不当受到调查,”他说,“最糟糕的是,国民对他们政府的信任非常几近崩溃。”

  但以外交部前办公厅主任戴维·金奇在承认政府失误同时,也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他认为,这场黎以冲突给以政府处理黎真主党威胁敲响警钟,将来可以“知错改错”。(完)(王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