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俗村要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4日00:04 京华时报

  

民俗村要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车耳营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小院,宁静舒适。本报记者张斌摄

  对话负责人

  关于民俗村建设的思路,海淀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德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对外宣传仍要加强

  记者:你怎么样评价车耳营村的发展?

  张德山:车耳营村是不断给我惊喜、惊讶、惊奇的小山村。“惊喜”是因为这个只有86户人家的小山村通过不懈努力,成为海淀区惟一一个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其名气与海淀北部新区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一样响亮;“惊讶”则是因为尽管村里的民俗旅游接待户多半是留守妇女经营的,但各具特色,最高年收入可达18万多;“惊奇”是这个村庄居然曾是1500多岁石佛的栖居地,其神秘古老的历史让车耳营更具吸引力。

  记者:您认为车耳营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张德山:对外宣传交流。作为市级民俗旅游村,车耳营村虽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村庄对外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对外宣传力度不足。村庄至今无法像其他类市级旅游点一样为游客及时提供交通、客房预定等信息服务。

  新农村“击退”城市化

  记者:海淀区民俗旅游类型农村还有多少?其他类型的农村有哪些?

  张德山:就车耳营村一个。实际上,海淀区的绝大多数行政村都已经跟上城市化的脚步了,其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条件都与城市不相上下。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定位,海淀区将在北部新区建设4个中心社区和10个居住区。将西北旺、温泉、苏家坨、上庄、聂各庄、北安河、南安河等居住用地上的农民安置进楼房,农村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记者:车耳营村也会被城市化吗?

  张德山: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海淀北部新区是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但因车耳营村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村,会考虑保留村子的空间形态,继续发展民俗旅游业。

  提高生活质量最关键

  记者:车耳营村对外联系的公共交通主要为从颐和园直达凤凰岭的346路公交车,有没有给该村通公交车的计划?

  张德山:有。按照《海淀新区整合规划》在聂各庄组团和苏家坨镇附近设立了两个公交首末站,都可以到达车耳营村。

  记者:在车耳营村附近还有一条由南向北的铁道,是否会通火车?

  张德山:这条铁路是1999年开通的生态旅游列车,从苹果园出发每天有5趟经停聂各庄乡站和凤凰岭站,路程约1小时。《大西山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议在靠近车耳营村的聂各庄组团附近建设一个旅游专线列车站,所以会考虑对铁路西北环线的改造利用。

  记者:车耳营村庄建于两条季节性排水沟———车耳营排洪沟和磨镰石河排洪沟之间。村庄现有部分房屋建设选址不当,对村庄防洪具有一定影响。会不会考虑搬迁?

  张德山:应该会。车耳营村是海淀区重点发展的民俗旅游村,村里现在的建设及将来的规划都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最先保证的就是让农民住在安全的房屋中。

  专家访谈

  民俗旅游未饱和模式单一成桎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蔡立力认为,目前北京民俗旅游村没有饱和,但旅游业发展定位不清、民俗旅游经营模式单一、缺乏整体规划等成为当前阻碍民俗村发展的“绊脚石”。

  民俗游市场永远存在

  蔡立力介绍,目前北京市共有12个区县321个村开展了乡村旅游接待工作,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110个,乡村民俗旅游户已经发展到了17359户。即便如此,北京的民俗旅游市场仍然没有饱和,相反还处于“饥饿”状态。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人口众多,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都市人放松自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到远郊区县的农村去,所以民俗旅游这个市场永远存在。

  模式单一致竞争残酷

  “尽管市场非常看好,但目前北京村庄的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蔡立力解释说,车耳营村开发的民俗旅游项目主要是观光果园采摘和民俗旅游接待两类,其经营模式过于单一,这是北京民俗旅游业的“通病”。仅就观光农业园一项而言,在北京乡村旅游网上注册的观光果园中,海淀区就有20多家。蔡立力认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是旅游业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所以民俗旅游村可以适当考虑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把民俗旅游做得更精致一些。

  “活文化”胜过人造景

  对于车耳营村人迫切请佛的心情,蔡立力表示理解,但他认为,车耳营其实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旅游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人们的口口相传使北魏石佛的故事变成了“活文化”,这比静态文化、设景造物更具有吸引力。其他的民俗旅游村应该注重展现它本身的风土人情,像有的村庄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每逢节日,村里常常开展小车会、高跷会、跑驴等多种民俗活动;有的村庄民俗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较好,农家餐饮品种丰富,具有本地特色,是村庄开展民俗旅游的一大特点。这些都是民俗村自己的“活文化”,不一定非要恢复文物古迹,遗址就是历史,应更关注本村的非物质文化。

  建立整体规划最关键

  蔡立力认为,村庄现有资源缺乏整体策划,是制约民俗旅游村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还拿车耳营村举例,该村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但村庄现有旅游景点之间没有明确的流线组织。村民房屋外观结构与风格各异且过于密集,有的古朴,有的现代。”蔡立力认为,北京民俗旅游村应该提早制定该地区文物保护的整体规划,加强旅游、规划部门同文物部门的协调,特别要注重对该地区文物环境风貌的保护,避免破坏性开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