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中秋多一点“中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4日09:18 南方日报

  随想

  金肽频

  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历史的行吟中曾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唐代诗人李峤曾吟道:“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传统节日在推动历史前进、民族融合方面,展现

过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使四海之内的人们举起一只相同的酒杯,任东风频吹,天空长青,在诗与思的情境中濯洗着某种精神。

  但现在随着物质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越来越多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在不断丧失着对这个传统佳节的展望与触摸。我们只在工作的忙碌与生活的嘈杂中,偶而抬头看到这个传统节日的侧影,很少有一种传统的心情,慢慢地品尝,细细地咀嚼。我呢,也是一样,蛰居于城市,在纷杂的人群中左冲右突,与各种诱惑面面相觑。原先住在一座顶楼,每逢中秋,就站在阳台上举目遥望我那仍住于乡下的老娘。现在好了,搬到了一处四楼的住房,连“望”的权力也丧失了。想想古人的那种眼福,也够让人心谗的。登高望月,清辉洒尽,“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中秋之夜,月高之时,“减得愁人一夕愁”——也是现代生活中难以达到的心情与心境,“传统”在传统中减少的另一现实状况。不是有人抱怨现在过年过节的“年味”、“节味”已越来越淡了吗?

  今年年初,在政协、人大两会期间终于有人出来呼喊:将端午、中秋两节定为法定假日!这是一定民众心声的反映。我们在春节之外,纵有元旦、国庆、“五一”劳动节等诸多节日,为何就不给这两个传统佳节立为法定呢?中秋节时值暑气消退、秋色澄碧之际,若有一天法定节日,也方便携妻执子去“回家看一看”,与老人团圆一回。平时工作繁忙,杂欲缠心,有了这个法定节日,可以在从容不迫中相叙亲情,在万束清辉中把盏畅饮,此也正应了时下电视里常唠叨的扩大消费的需要。回乡者增加交通流量,定餐于饭店者,拉动了月饼、烟酒等多项消费,刺激了经济,又于传统方式中注入新的内容,何好而没有?

  当然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近年随中秋节而滋长出的一些怪异现象。比如月饼的价格一盒已涨到几千元、上万元,里面除了制作精良的月饼还附带了名酒及金银饰品。这种“富贵”之风是厂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形操作,实是腐败现象对传统节日的沾染。再有就是孩子们趁节日之机,向老人索求一点“过节费”(当然也包括老人在节日里对孩子们过多的馈赠),这些充满异味的现象使中秋这个本是十分澄明的节日,越来越多地吐出叹息之声。也使传统节日无特色可言。想想这已逾千年的传统节日,当它承载了不是节日本身的东西时,是否会显得步履蹒跚呢?当我们用一百个理由为它减负时,是否也应同时注入新鲜的血液、新鲜的感思,让“中秋”常新、常青。

  “一年逢好夜”,这夜就叫“中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