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温馨的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6日04:17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有一个佳话,马鞍山人倍感自豪。一个名叫米歇尔的法国商人来中国考察投资环境,走过很多城市,他来到马鞍山。在城市中心的南湖公园,那美丽的山、水、石桥,让米歇尔顿有如归之感,在那一刻,他作出决定,就留在这里投资兴业。两年后,当总部要调他回国时,他急忙找马鞍山市领导,请他们出面把他挽留下来。

  位于金家庄区中心地带的幸福广场,每天清晨,许多市民来到这里,跳舞,打拳,

唱歌。家住金家庄小区的朱老太每天到此健身。说起这个地方的变化,老人深有感慨。老人记得,5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地。10年前,马钢“黄龙”肆虐,天空黄烟笼罩,屋里屋外满是灰尘,老人为此一度搬了家。“现在多美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是享受!”老人由衷感叹。

  天蓝水碧,绿树氤氲。这种花园式景象,与人们印象中“傻大黑粗”的钢铁城市形象似乎不符。其实,正是与资源型城市相伴而来的一些负面因素,更加激发了马鞍山人致力营造宜居环境。据市环保局同志介绍,在这个钢铁业占去工业经济大半江山的工业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70%%。据统计,马钢建一个总投资200亿元的厂,差不多50亿元要花在水处理系统上。因为如此,近日,马鞍山市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是中部地区和全国钢铁工业城市首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不仅如此,马鞍山人通过推进文化建设,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位。60年代,马鞍山人就创造了以“三清、四无、五不漏、规格化、一条线”的文明生产经验,被誉为“江南一枝花”而红遍大江南北。这比日本人的文明生产还早了整整一个年代,也为构建具有马钢特色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初到马鞍山的人,往往惊讶于这个城市的炽盛文风,优雅风度。一年一度的“马鞍山国际吟诗节”,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名片。2005年,吟诗节正式升格为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文化盛事——中国诗歌节。马鞍山市的广场文化多年来坚持不懈,连续18届的“江南之花”文艺汇演,成为群众生活的美味大餐。

  看如画风景,品精美文化,这座城市的生活品质留给人深刻印象。一千年前,这里被谢朓誉为山水都,并被李白选择为终老之乡。一千年后的今天,联合国又给了这儿一个“迪拜改善人居环境范例良好奖”的桂冠。在去年9月首次公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马鞍山跻身百强,其中两项指标位列前10,一项是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位列第六,一项是人居环境质量位列第七。

  而这种宜人的人居环境,近年来已经扩建到广大乡村。城市和乡村,居住在同一片温馨的屋檐下。在省“十强县”当涂县采访,记者看到,道路宽阔,集镇井然,田野一片丰收景象。这里的工业集中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养殖区都具有极高的层次。冶金压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五大块状工业颇具规模。当涂县跻身“十强”,正是在马鞍山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得意之作。

  2004年,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农业税。仅此一项,农民这一年的人均收入增收了65元。以钢铁业为龙头的工业经济不断“裂变”,为反哺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城乡统筹的局面由此掀开了崭新一页。

  向山镇锁库村地势较高,过去,一到干旱季节,村民们只能依靠消防车送水救急。但记者来此采访时,却见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人们在干净的水流下洗菜、淘米、浣衣。农妇张梅英说:“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我哪能吃上这样干净的水。”锁库村村民是去年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第一批受益者。这些年,马鞍山市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在全面完成农电改造、村村通电信、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后,又着手实施农村饮水工程。

  65岁的老汉徐明文是慈湖乡高潮村人,与记者交谈时,老人仍然情不自禁。去年5月25日,徐老汉第一个领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金。老人领到钱连声说:“农民不种地了,还能按月领钱,我们养老不愁了。”在完成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之后,马鞍山将这一工作迅速向农村延伸,并在全省率先启动对特困家庭和人员的分类施保。它不但聚焦社会最困难人群,而且使困难家庭和人员得到了更好的生活保障。

  令马鞍山人感到骄傲的是,今年底,马鞍山市将实现城乡医保“全覆盖”,放眼长三角各主要城市,这一指标稳居前列。2001年以来,马鞍山市全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去年又将10.6万名农村居民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其中万余名特困户和五保户农民全部免费参加,近万名参保农民得到了医疗补偿,人均补偿金额803元。

  “褒贬不惊,为民;风雨不随,为实”,这副对联形象说明了马鞍山各级党委、政府的行政理念。近年来,马鞍山先后投入巨资,落实“五有”,确保困难群体有饭吃、有病医、有房住、有学上、有水喝。对此,马鞍山人自豪地形容说,“五有”仿佛五指,弹奏出一曲全民同乐的和谐乐章。

  走进马鞍山,走进城乡一体发展的生动画图,走进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温馨家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