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创新的新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03:07 中国青年报

  徐世丕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我国文化发展一系列要求最具实践指导意义的权威阐释。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科学发展精神,是这部国家文化发展指南最鲜明的特色。

  理论创新的战略规划

  “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第一个阶段性的国家发展规划纲领,其最鲜明的特色是在指导思想和方针路线上重视理论创新和文化发展实践创新,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作用。具体表现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基本覆盖哲学社会科学主干课程的150种左右重点教材,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充分肯定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以人为本的文化蓝图

  “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国家文化建设的八条方针原则和本时期文化发展的六大重点,无一不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精神。尤其是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在国家文化发展布局和体现政府职能上,给予“公共文化服务”以前所未有的地位,把切实解决城乡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真正纳入了文化发展规划的视野;同时,针对过去忽视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现象,突出了“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新的战略重点。在强调文化体制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将“民族文化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单独列入国家文化的长期发展战略,显示了中央对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取向与政策选择的深刻把握。

  这部国家新的阶段性文化工作指南首次提出,政府文化工作要“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处处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从政策到措施,从宏观到微观,都尽可能对关系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安排。

  比如:对作为目标重点之一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强调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四大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新措施以切实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规定“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又比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将九大文化产业进行了新的概括,明确“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九大重点文化产业是:影视制作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而凸显发行、印刷复制、广告三大产业,正好切中了国内相关文化产业薄弱的现实。与此同时,将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国产动漫振兴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等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提升至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的层次,目的在于力促这些重点领域在“十一五”取得跨越式发展。在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方面,突出了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在健全各类文化市场方面,强调要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国家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方面,提出了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的新思路。

  改革创新的行动纲领

  关注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是制定“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出发点。

  针对近年来我国基层文化阵地日渐衰落或丢失的严峻现实,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大了国家扶持力度:明确提出了“在巩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新的发展目标;在强化基层文化信息宣传实力方面,提出要“加强各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维护,更新设备,保障正常运行。在中西部等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建设流动服务网络”的新措施;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统一的管理制度规定,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对未成年人等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制度”等,从而使党和国家的人文关怀重点,向基层群众、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有效转移;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方面,决定实施“国民艺术教育推进工程”,以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雕塑、绘画、工艺品、风俗、技艺等到农村、到工厂、到军营。

  在建构和完善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方面,明确了“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原则,并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加以保障。在文化发展的保障体制机制方面,采取了两大政策性措施:一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文化领域新增加的财政投入应主要用于农村。二是建立健全文化援助机制。通过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城市对农村开展“一帮一”对口支援活动,帮助农村和西部地区解决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支持其文化建设。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穿插于十大分论章节中的“七大专栏”:1.国家重大文化设施、重要文化工程项目和重点扶持的社科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出版单位;2.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3.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4.重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5.实施文化精品工程;6.文物保护重点项目;7.支持文化发展的经济政策组成。这七个闪光点,构成了新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的支撑性骨架,显示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雄心壮志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