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季羡林关心教育 从维熙提笔写作 蒋子龙编辑新书 文化大家过节不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08:56 大河网-大河报

  国庆中秋一相逢,便处处欢歌无数。举国上下,市场繁盛,人心快乐,国泰民安。在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和休闲之中时,文化界的大家很多是在读书和写作中度过节日的。

  季羡林先生在医院迎来了国庆节和中秋节。今年8月5日,他身穿大红寿星服与温总理畅谈的镜头,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这位95岁的老学者的精神面貌。过节这几天,季先生的起居一如平时,只是读报的时间长了一些。他最关心的还是中国的教育问题,有时能和秘书

讨论半天。他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非常关注,经过对各方面信息的比较、思考后得出结论:孩子们的压力确实太大了。

  10月2日记者去拜访吴冠中先生,一见面吃了一惊:87岁的吴先生二目放光,精神矍铄,心情也很畅快。他滔滔不绝地谈论起了创作问题,说到兴奋处,起身进画室搬出了一幅新作,这是一幅亦字亦画的吴氏新风格作品。一辈子不停地追求创新,这是他血液中固有的基因,他说:“不能创新,我的生命就停止了。”

  从维熙先生这几天在写一篇题为《回家》的散文。前不久,他带着在美国长大的孙子,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河北省玉田县寻根,“为了让孙子看看是哪块乡土上长成的树”。经过这一趟“传统教育”,18岁的孙子特意买了一面中国国旗,临回美国时还用文学语言说:“不论我这朵小花开得多香,我都知道自己是从哪块土地上生长的了。”

  蒋子龙先生“趴”在天津没动窝,“过节一般我都是当店小二,家里成为旅游胜地,热闹,也跟着高兴。”不过他大部分时间还是躲在书房里,这几天编辑了一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定名为《一见集》,取“一得之见”或“一孔之见”的谦意;还在修改一部长篇,是写城乡工业题材的,已经写完3年多了,但自己老是不满意,“主要是觉得没有棱角和锐气,目前还是垃圾”。□韩小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